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提出,奋力推进农业振兴,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时下,龙江大地处处涌动着实干热潮——从合作社金色粮山的丰收景象,到育种实验室里基因技术的突破创新,再到虾苗繁育大棚的勃勃生机,全省干部群众正以奋进之姿,将全会精神转化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铧镒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社员们正在谋划下个五年的发展。今年,铧镒联社的收成格外好,现在,院子里的粮食堆成了金色的小山。
为了让社员的钱包年年鼓,联社经理杜伟加紧带着大伙儿敲定来年的发展思路。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天,育种家胡喜平带领团队利用基因技术,加紧追溯1000个大豆品种的遗传特性。这五年,团队培育的多个大豆品种接连创造高产纪录,其中龙垦3092已是全省推广面积最大、产量最稳的王牌品种。
省委全会提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这让胡喜平团队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寒意渐浓,但方正县马杰家庭农场的虾苗繁育大棚里,却焕发着勃勃生机。养殖池内,一个个小龙虾卵正悄然孵化。
郑春辉告诉记者,今年搞“虾稻共作”,水稻增产不说,“虾稻”每斤还能多卖1毛钱,仅这一项就多增收40万。省委全会勾勒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好蓝图,马杰家庭农场从中看到了机遇,大家决定利用好10栋扩建的虾苗繁育大棚,扩大虾稻共作面积,带领更多的人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