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发布会,让我们看到了黑龙江绘就的教育新图景,“十四五”期间,黑龙江通过筑牢公平基石,贯通融合路径,瞄准精准供给,奋力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能就业”到“就好业”的跨越。
在桦川县中兴小学校的无人机教室,一场激烈的障碍赛正在进行。两名刚从青岛载誉归来的学生,在2025年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中斩获季军。这所曾经偏远的乡镇小学,如今已是声名远播的全国航空特色学校。
为乡村孩子插上“科技翅膀”的,正是黑龙江省“十四五”期间大力推进的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2021年,乘着政策东风,中兴小学迎来蜕变:崭新的教学楼、实验楼拔地而起。无人机腾空的瞬间,不仅承载着乡村少年的科技梦,更照见教育公平的温暖底色。五年来,集团化办学、骨干教师轮岗、城乡对口帮扶等一系列“组合拳”,让优质教育资源跨越城乡藩篱。黑龙江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坚定决心,让每一所学校焕发蓬勃生机。
龙江教育的变革浪潮,不止于中小学课堂,更已延伸至人才培养的“全链条”。
这里不是智能化工厂的车间,而是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的国际一流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师生们正在调试的,是一条高度模拟真实生产环境的智能产线。
“在校即上岗、毕业即成才”,这是龙江职教五年间的生动写照。以“产教融合”为突破口,黑龙江组建15个市域产教联合体、37个行业融合共同体,400多家企业带着设备、订单走进校园;50个高职“提前就业班”让学生未毕业先“预定”岗位;6.89亿元资金投向边境职教,大兴安岭职业学院漠河文旅学院、黑河护理专科校区相继招生,让边疆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学一技之长。
龙江教育的变革既着眼于“一技之长”的精准落地,更致力于“创新引领”的深层突破,培育未来发展新动能。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实验田里,智慧农业专业师生正通过植物表型平台,对作物生长实施精准调控。这个“十四五”期间我省高校首创的专业,为传统农学注入“智慧芯”,推动农业人才培养迈入数字时代。
从“学校办什么”到“龙江需要什么”,五年来,龙江高校专业跟着产业变、围着需求转,让人才培养始终踩在时代节拍上。全省累计改造升级传统优势专业732个,服务“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专业占比高达74%。
五年间,黑龙江以“育人为本、服务振兴”为锚点,在各学段铺就人才成长的“黄金通道”。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都有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所高职院校连续两轮跻身国家“双高”计划,全国率先实施省级第三轮“双高”建设;高等教育累计培养人才133.6万人。基础教育“打底”、职业教育“赋能”、高等教育“提级”的协同发力,让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同频共振,正为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描绘出充满希望的壮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