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丰收的分量 小站的守望

时间:2025-11-07 08:16:56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作者: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在黑龙江广袤的黑土地上,佳鹤铁路如一条钢铁动脉向北延伸,尽头处的鹤北站,这个地图上几乎找不到标记的四等小站,却牢牢攥着“北粮南运”的“第一棒”。深秋的寒夜里,记者走进车站,记录下仅有22人的小站,如何用双手托举起千万人的“米袋子”,也托举起黑土地对远方最实在的牵挂。

  鹤北站位于鹤北铁路线的尽头,四周是望不到边际的广袤田野。秋粮入仓后,这里就成了最繁忙的“粮食驿站”。哈铁物流中心货运员屈俊廷,正仔细检查着一节节满载的车厢。每一个卡扣、每一处缝隙,都逃不过他的眼睛。这列车,承载的不仅是粮食,更是沉甸甸的责任。

  小站虽地处偏远,却是保障国家“北粮南运”战略通道畅通的关键枢纽。每天,除了两趟旅客列车短暂的停靠,其余的分秒光阴,几乎都属于粮食运输。10月份以来,这座仅有22人的小站,已经向全国发送超两亿斤龙江粮,足以满足一座千万人口大城市近一个月的口粮需求。

  夜幕降临,真正的“粮运夜战”才刚刚拉开序幕。今晚,又有2500吨新下线的秋粮亟待启运。

  “北粮南运”的高峰期,夜晚的站场寒流刺骨、却热气蒸腾。此刻的调车作业,如同一场在钢铁丛林间进行的精密“绣花”,空车皮需要穿针引线般精准送达指定装卸点;满载秋粮的重车,则必须按目的地、品类被巧妙编排组合,最终连结成一条条蓄势待发的“粮龙”。初冬的鹤北,气温早已跌破冰点。被誉为“铁道游击队”的调车硬汉们,如壁虎般紧贴飞驰车体,为司机瞭望引路。抵达作业点后,便迅速投入到紧张的解钩、连挂作业中。

  调车工作既繁重又细致,22名车站职工三班接力,每组都是“老带新”。入行仅三年的程浩,如今已是队伍中独当一面的“老把式”。

  时间已过午夜,调车员防护服上的荧光条在站场轨道间频繁移动、起落。弯腰检查车钩、信号,动作重复数百次;徒步引导、核验线路,每晚要行走两万多步。

  凌晨一点,28节满载粮食的车厢终于编组完毕,整装待发。

  四个多小时的寒夜奋战,在列车驶离站台的那一刻,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