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10月31日23时44分,搭载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腾空而起,开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新征程。在这场逐梦苍穹的壮举背后,有着黑龙江科研力量的默默护航。
随着火箭尾焰划破夜空,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正式踏上太空之旅。与此同时,中国电科49所研制的20多种100多只传感器也光荣“上岗”,这些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可以测量各系统内的压力、温度、湿度等信号,并形成各种数据参数,对飞船舱内环境稳定和在轨运行起到检测作用。在空间站驻留期间,神舟二十一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中国电科49所研制的传感器还肩负着实时检测和传输航天员身体各项指标的重任。
作为国内唯一的传感器专业研究所,49所深耕航天领域30余载,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时代,其研发的传感器如同“太空哨兵”始终守护航天器飞行安全。而同样默默守护神舟飞船升空的,还有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科研团队,他们自主研制的大型碳纤维复合材料主承力截锥,以30多公斤的自重稳稳托举起十几吨的燃料箱,实现了航天器的“轻装上阵”。
这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6次载人飞行,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7次飞行任务。从神舟一号到空间站时代,28名航天员、44人次太空飞行背后,是黑龙江科研力量持续的技术护航。以“小器件”支撑“大工程”,用“黑科技”托举“航天梦”,黑龙江正以硬核科技助力中国载人航天探索深空奥秘,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书写着龙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