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从进口垄断到国产替代,塞替派注射液的价格从万元降至千元,年产能突破600万支。这一抗癌药“破局之路”的背后,是福和制药研发团队近千次实验的坚守。今天的《聚焦新质生产力》走进位于肇东市的福和制药,看创新如何激活发展动能。
走进福和制药的抗肿瘤无菌注射剂车间,全自动灌装生产线正高速运转,这一批两万支的塞替派注射液下线后,将发往全国诊疗一线。在这里,每一支药品都要历经11道严苛工序,作为能同时实现清髓、清淋的广谱抗肿瘤药,它曾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高昂的价格让不少患者“望药兴叹”。
为啃下这块“硬骨头”,福和制药联合沈阳药科大学组建攻关团队,在近千次实验中攻克了原料药纯度与稳定性两大核心难题。
2019年,福和制药的塞替派注射液获批上市,单支价格仅3000元。今年6月,企业参照原研产品进一步优化剂型,开发出冻干粉针剂。
如今,企业正向更广阔的生物健康领域延伸。总投资5亿元的福和生物健康用品产业化建设项目加速推进,一期5000平方米的功能化妆品美妆厂已投产,预计年产值达6亿元。二期医疗器械工厂预计月底开工;三期二类和三类医美器械厂明年启动设计施工。从治疗银屑病的消银片、抗哮喘的多索茶碱,到打破国外垄断的抗肿瘤药、布局医美健康产业,这家手握200多个药品批准文号、60多个医美日化产品文号的“专精特新”企业,正不断拓宽发展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