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资讯  >  企业

从“疑似”到“清晰”:周跃华教授为梦想摘镜的她打开希望之门

时间:2025-10-27 14:44:14  来源:  作者:

  李女士从小就被厚厚的镜片困扰。“化妆后总要小心翼翼地推眼镜,下雨天镜片模糊看不清路,就连和朋友去游泳,都得摸着池边慢慢走……”这些细碎的烦恼,堆积成了她心中强烈的摘镜愿望。

  然而,当她满怀期待地前往多家医院咨询时,得到的都是同样的答复:“角膜形态异常,疑似圆锥角膜,不能做手术。”一次次地被拒绝,让李女士几乎要放弃这个梦想。

  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她来到哈尔滨华厦眼科医院。周教授在详细问诊和检查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温和而专注的态度。

  “别着急,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你的情况。”周跃华教授一边操作着先进的检查设备,一边安慰着忐忑的李女士。通过详尽的角膜地形图、角膜生物力学等系列检查,周教授发现了一个细节:李女士的角膜形态虽然特殊,但并非进行性发展的圆锥角膜,而是一种稳定的特殊角膜形态。

  “你不是圆锥角膜,”周教授微笑着对李女士说,“你的角膜情况是稳定的,完全可以考虑手术。”这句话,像一束光照进了李女士几乎绝望的心里。

  周跃华教授解释说:“在临床上,有些特殊的角膜形态容易被误判为圆锥角膜。这需要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结合多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你的角膜厚度和生物力学指标都在安全范围内,完全适合进行全飞秒手术。”

  手术当天,李女士既紧张又期待。周教授在手术过程中不时地给予鼓励:“放轻松,很快就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新世界了。”短短十分钟的手术,却改变了一个人的人生。

  术后第二天,李女士看着视力表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笑容——她的视力达到了1.0!“太清晰了!连窗外树叶的纹理都看得清清楚楚!”她激动地说,“感谢周教授没有轻易放弃我,是您的专业和坚持,让我实现了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

  周跃华教授表示,这个案例让他深感医者责任之重:“每一次诊断都关系到患者的希望和未来。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治病,更要给予患者希望。看到李女士重获清晰视界后的笑容,这就是我们作为医生最大的欣慰。”

  如今,摆脱眼镜束缚的李女士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说:“现在每天早上醒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清晰明亮的世界,这种幸福感无法用语言形容。感谢周跃华教授,让我知道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责任编辑:所双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