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国东方白鹳之乡”的美誉。《候鸟之约》专栏,今天走进初雪后的保护区,看人与候鸟的温情故事。
初雪刚过,寒风乍起,天光还没亮,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就整装出发了,巡查车缓缓驶进保护区。按候鸟迁徙的时间计算,这可能是今年最后一次野外巡查,他们要准确记录还留在保护区的候鸟种类、数量和状态。
这时,一只猛禽远远地出现在视野里,大家赶紧下车。
洪河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是东亚到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上重要的补给站。在保护区的深处,一个个人工搭建的东方白鹳招引巢格外显眼,这都是向候鸟发出的“邀请函”,这份诚意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
当时全球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不足3000只,这惊喜的一幕,让保护区笃定了以人工筑巢方式来招引东方白鹳的信心。从依附高大乔木搭建的1.0版简易巢,到在湿地中立起的木质三角架2.0版,再到结构坚固的铁制3.0和4.0版,东方白鹳的“人工家园”不断升级,繁殖数量也稳步增长。保护区还为候鸟装上了“北斗导航”。监控室内,东方白鹳的迁徙轨迹被实时记录。
这份守护,既反映在实时追踪的迁徙数据中,也体现在对落难候鸟的全力救援上。一次巡查中,工作人员发现一只下喙断裂的东方白鹳。他们联合仿真标本公司制作假喙,又请牙科医生协助安装,最终成功为它接上“新嘴”。
如今,洪河保护区已成为全球东方白鹳繁殖密度最高的区域,在这里出生的东方白鹳数量占全球总数近四分之一。为了明年的重逢,保护区正在加固招引巢,迎合鸟类的喜好在输电线路上搭建新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