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交通的根基在民生,发展的落点在人民。作为畅通村镇,连接城乡的关键纽带,农村公路经历了从泥泞到坦途的跨越,从“断头”阻隔到四通八达的蜕变。它们串起的不仅是田畴与城镇,更是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系列报道《一路向前》今天来看黑龙江如何全力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让阡陌交通化作农民家门口名副其实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李天君是当地的玉米种植大户,今年他家的300亩玉米早在春播前就被订单锁定。丰收的喜悦写在老李脸上,但过去,十多公里的颠簸土路,曾是横亘在“粮袋子”与“钱袋子”间的一道天堑。
破局,唯有路通。2023年,穆棱市以“交通先行”破题,全力打通县域村路的“梗阻”。三年间,近500公里焕然一新的农村公路如血脉延伸,覆盖8个乡镇、127个行政村。
路通则百业兴。如今当地的农村公路网,已从单一的“运粮通道”,蝶变为串联地域特色产业的“黄金动脉”:优质黑木耳24小时直达口岸,抢占市场先机;鲜嫩的水果西红柿损耗锐减,身价倍增……“龙江好品”正沿着纵横交错的网络,加速奔向更广阔的市场。
路通带来的改变,不止于“粮变现、货出山”的效率跃升,更在于打破安全梗阻、唤醒沉睡资源的深层赋能。在全国交通强国试点县——双鸭山市集贤县,48条农村公路建设即将全面收官。眼下,双丰村一座崭新的民心桥正进入最后冲刺。
正值森林防火期,这份改变,同样惠及七星林场的巡护员。
而这条通往七星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路,更悄然完成从“巡护路”到“黄金旅游带”的蜕变。“光辉岁月雪村部落”的质朴风情,“七星山峡谷漂流”的激荡体验,沉睡的生态资源被唤醒,化为带动一方致富的汩汩清泉。
产业动脉需要畅通,安全防线需要筑牢,而最细微的民生关怀,往往体现在家门口的便捷出行上。在铁力市王杨乡,一趟趟公交已成为村民下田劳作、走亲串友的“通勤专车”。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力市以“公交一体化”破题:将60条零散线路整合为28条高效网络;投入213辆绿色新能源公交车,覆盖城区30公里半径;日发车班次从292个激增至1019个。
从产业“黄金动脉”的奔涌,到危桥变通途的安全畅行,再到城乡公交“毛细血管”的无缝连接,黑龙江正以12.37万公里不断延伸的农村公路为纽带,将“民之所盼”精准转化为“路之所向”。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12个、省级示范县30个,年均建设美丽农村路2000公里。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上,龙江大地正以“一路向前”的笃行姿态,铺展出一幅路畅业兴、民富村美的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