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介绍“黑龙江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为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有关情况。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解答了网友的问题。
秋冬季很容易发生空气污染。请问生态环境部门在应对污染天气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提升空气质量?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士奇回答:感谢这位网友的提问。的确如你所说,秋冬季由于进入采暖期,受燃煤电厂、锅炉等排放影响,叠加低压、高湿、强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容易出现污染过程。为保障环境质量,提升人民群众蓝天幸福感,“十四五”以来,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抓实三项重点举措。
一是抓重点领域治理。我们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冬病夏治”,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全力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十四五”以来,全省共削减替代散煤约685万吨,淘汰建成区外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2400余台,累计完成65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640余台,淘汰老旧车辆73万余辆,推动930万吨粗钢超低排放改造,协同推进能源、工业低碳绿色转型。
二是抓重点时段保障。我们深入开展“点位画像”工程,精准研判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科学指导各地落实减排措施。特别是在应对大气污染物区域传输上,不断强化省内“哈大绥”联防联控,省外与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协同联动,全力保障空气质量优良。
三是抓重点区域监管。聚焦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等重点区域,由省级统筹,抽调省市两级执法力量,组织47个工作组深入重点县区开展监督帮扶,指导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污等违法行为。
2024年我省PM2.5浓度降至27.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提升至94.2%,分别较2020年改善0.6微克/立方米、1.3个百分点。2025年我们持续发力,1-9月,PM2.5浓度为2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93.9%,分别优于全国平均值1.5微克/立方米、6.3个百分点,“龙江蓝”成为常态。
蓝天不是等来的,是拼出来的!“十五五”时期,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紧紧锚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核心目标,聚焦PM2.5浓度治理这一主线,结合我省大气污染治理实际,以多污染物协同减排、跨区域协调共治、多部门协作联动为导向,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动产业、能源、交通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深化散煤污染治理与燃煤锅炉升级改造,推进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强化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严格执行机动车排放标准,从根本上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龙江、绿色龙江筑牢大气环境根基。
水是生命之源,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请问我省在改善水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威回答:“十四五”期间,我们围绕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这一主线,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2024年,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4.4%,较2021年提高12.5个百分点,较2016年提高29.6个百分点,今年1至9月份延续了这一持续改善向好态势,全省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5.2%,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五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聚焦水环境突出问题,狠抓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在具体措施上坚持“五水共治”:
一是稳定优化“干流水”。为系统保护好“母亲河”松花江,我们加密松花江流域重要点位监测,定期分析研判水质变化趋势,并严格实施整改落实、原因查明、责任追究“三同步”机制,对于超标或风险断面,我们对上游5公里和下游1公里沿线进行排查整治。2022年以来,松花江干流10个国考断面水质连续三年保持优等级。
二是加快改善“劣质水”。针对一些水质不稳定、不达标的重点水体,我们邀请国家专家团队深入研判分析,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实施网格化监管和常态化交叉执法。2021年以来,这些重点水体水质不断改善,蜚克图河稳定退出劣Ⅴ类,安肇新河、肇兰新河、少陵河实现阶段性消劣目标。
三是严密守护“水源水”。为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我们突出抓好源头管控,深入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立、治”规范整治和保护区评估,开展县级及以上城市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检查,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100%。
四是常态治理“身边水”。记者朋友们都深知,人民群众往往最关心的就是身边的“小微环境”问题,而黑臭水体就是百姓心头的“烦心事、闹心事”。“十四五”以来,我们开展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全覆盖检查县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大家熟悉的哈尔滨何家沟,通过坚持精准施策、综合治理、网格化监管的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从黑臭水体到水清岸绿的华丽蝶变。
五是长效监管“排口水”。2022年我们历时3个月,开展了以松花江干流为重点的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同步建立了“县区周巡查、地市月核查、省级季抽查”和“局长查现场”的常态管理机制,全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率达100%,整治率达97%,从源头上切断污染传输。
借此机会,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下美丽河湖建设成果。美丽河湖是美丽龙江在水生态环境领域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载体。目前,黑龙江省已有17条(个)河湖(水库)被认定为省级美丽河湖,哈尔滨市磨盘山水库于去年入选生态环境部第三批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十五五”期间,我们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持续深化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协同制定保护目标,共抓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让人民群众对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可见可感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