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能源是工业的“粮食”,是经济的“血脉”,是发展的“底气”。“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紧扣“国家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战略定位,以“守牢能源安全底线”为根本,以“加快绿色转型步伐”为路径,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擎,持续夯实新型能源体系根基,为龙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就在这个月,开发建设66年的大庆油田,迎来了“十四五”油气开发领域的里程碑时刻:化学驱后与三类油层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大关!对于这座见证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史的老油田而言,如今的每一次产量突破,都是向“极限开发”发起的冲锋。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以多元协同的能源供给体系,持续提升能源供应的弹性与韧性。大庆油田连续10年实现3000万吨高质量稳产,守住了国家原油供应的“基本盘”;天然气产量连续14年稳步增长,为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输送“清洁动力”;古龙页岩油实现三年产量翻番,打开了油气资源开发的“新空间”;煤炭先进产能安全有序释放,累计新增产能每年超4000万吨,筑牢了能源保供的“压舱石”。与此同时,新能源装机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超过煤电,标志着龙江能源结构正式迈入“绿色主导”的新阶段。
眼下的龙江大地,绿色“浪潮”正不断铺展,勾勒出一幅“风光无限”的生态能源画卷。黑龙江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这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投资者扎根黑土、布局项目。黑河爱辉区,中国能建风电项目的吊装作业紧锣密鼓,为北疆大地搭建起“风电矩阵”;双鸭山集贤县,中船风电项目首台机组已成功并网,未来将成为区域清洁电力供应的“重要支点”。
能源向“绿”更向“新”。“十四五”以来,全省加快布局建设哈大齐新能源产业带和东部新能源产业集群。截至9月末,全省新能源并网装机规模3149.4万千瓦,较“十三五”末增长149.6%,占总装机比重达到57.9%。这些绿色电能,不仅照亮了龙江大地上的千家万户,还通过绿电外送交易跨越山海,点亮北京、上海、福建等地的万家灯火。
龙江绿色能源的“加速度”,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引擎”。“十四五”期间,黑龙江能源产业体系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为能源强国建设提供龙江力量。三天前,长江干流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突破4万亿千瓦时,其中五座电站总计45台机组由哈电集团研制,彰显了龙江装备制造的“硬实力”。国内单机容量最大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一次性启动成功、世界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机组转轮落地,更让中国水电装备站上了全球领跑的“新高度”。
“十四五”以来,全省累计新增28项国家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每一项成果都是自主创新的“勋章”,每一次突破都是产业升级的“阶梯”。当前,黑龙江正以国家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为战略定位,紧扣“安全”与“低碳”两大核心使命,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让黑土地上的能源之光,既照亮当下的振兴之路,更闪耀未来的发展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