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2024年度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项目:对外电视新闻
子项: 专题
|
作品名称 |
《巴托夫的新家》 |
语种 |
汉语 |
|||||||||
|
制作单位 |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
播出单位及 频率/频道 |
黑龙江卫视 |
|||||||||
|
播出日期 |
2024年10月2日 |
播出时间 |
21时20 分 秒 |
|||||||||
|
播出栏目 |
《睦邻》 |
初评单位 |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 |
|||||||||
|
作品时长 |
25分45秒 |
主创人员 |
王成、李伟、张帆、张玉涵、孟祥慧、黄宇航、于可心、邹钰薇 |
|||||||||
|
作品链接 和二维码 |
https://vk.com/wall-181538393_3197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VK(YouTube) |
|||||||||
|
传 播 数 据 |
新媒体 传播平台 网址 |
1 |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5361 768563442028477&item_id=15361768563442028477& cdn=https%3A%2F%2Fregion-heilongjiang-resource&study |
|||||||||
|
2 |
||||||||||||
|
3 |
||||||||||||
|
阅读量 |
86万 |
转发量 |
3523 |
点赞数 |
2202 |
|||||||
|
收视率 |
0.163 |
收视人次 |
1184.565千人次 |
|||||||||
|
参评 作品 简介 |
2024 年正值中俄建交 75 周年,黑龙江卫视匠心打造全媒体传播项目《睦邻》,以中俄友谊为核心,生动讲述两国民间友好故事。本期聚焦俄罗斯友人巴托夫的安家经历:中俄贸易合作深化背景下,哈尔滨对俄外贸公司老板关鑫,因赏识俄罗斯人巴托夫的敬业诚信,提前邀请其全家来哈 “跨国踩点”,妥善安排家属就业与子女读书,巴托夫一家最终决定定居。节目组跟拍其跨国搬家安家过程,导演、嘉宾及中国新朋友还为巴托夫 “燎锅底儿”,尽显中国同事的热情,让俄籍家庭宾至如归,以小家跨国安家的火热场景,展现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下两国民众水乳交融的现状。该项目联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俄罗斯驻哈尔滨领事馆制作,积极开拓俄罗斯传播平台,新媒作品在 VK(YouTube)等平台播发,瞄准国际年轻受众,引发海内外互动;国内打造黑龙江卫视联合学习强国黑龙江频道的融媒体矩阵,推动故事传播,卫视节目获得了同时段全国收视第八的佳绩。 |
|||||||||||
|
推荐 理由 |
1、主题鲜明立意新,以小见大显深度:紧扣中俄建交 75 周年背景,聚焦巴托夫跨国安家小事,借个体故事折射中俄贸易深化与民众交融,题材鲜活,打破宏大叙事,让中俄友谊更具感染力。 2、画面语言运用佳,视频优势突出:跟拍搬家、“燎锅底儿” 等场景,画面干净聚焦,用真实镜头传递热情,直观展现宾至如归氛围,充分发挥视频具象化优势,增强代入感。 3、时代精神鲜明:呼应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及跨国人才流动趋势,展现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时代特质,传递两国友好正能量,契合当下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需求。 |
|||||||||||
|
参评及 初评单位 签字盖章 |
参评单位领导签字: 初评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请加盖单位公章) (请加盖单位公章) |
|||||||||||
|
参评单位 联系人 |
张帆 |
电话 |
手机 |
18745137493 |
||||||||
|
电子邮箱 |
329390632@qq.com |
|||||||||||
|
地 址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333号 |
邮编 |
150090 |
|||||||||
《睦邻——巴图夫的新家》
《睦邻——巴托夫的新家》稿件
家是港湾
家安在哪里
人生的故事就在哪里开始生根发芽
今天的睦邻故事
我们就从俄罗斯一家人的搬家开始
巴托夫的家乡
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
距离哈尔滨5000多公里
几天前巴托夫和妻子
还有三个孩子决定跨国搬家
他们的新家选址就定在了哈尔滨
许红岩是哈尔滨自贸区
一家对俄企业的人事专员
巴托夫就是他的俄罗斯新同事
她的任务是
帮巴托夫的孩子
在哈尔滨找到合适的幼儿园
新同事不熟悉环境
不会中文
这些中国同事们便主动请缨
承担了各种安家的任务
这已经是她约见的第12家幼儿园
哎您好您好
老师我刚才有那个给您打过电话
就是约的过来看那个园
然后我们目前的话
是有两个俄罗斯的小朋友
有一个3岁的
还有一个5岁的
那你这个情况很适合我们这个国际班
国际班的这个班级里面的班额比较少
而且老师们呢
能很有经验的
然后去照顾这样的国外的小朋友
可能他们的话
因为还小嘛
然后中文的话可能是一点都不懂
我们幼儿园还有一个中俄的混血啊
来我们园已经两年多快3年了啊
然后平时我们跟他沟通的时候呢
也是因为他有时候也会教我们
就因为他中文和俄文都会嘛
说的很好
能帮助他去跟他沟通
这个小朋友他叫曾文熙
就是我们的中俄混血儿
然后爸爸是中国人
妈妈是俄罗斯人
文熙你好(俄语)
你好(俄语)
看一下
这是我们幼儿园的一周营养食谱
这个我们幼儿园是每周都会更换
然后每日三餐还有两个间点
而且咱们这个国际班提供的是四种水果
而且我们园有自己的生态农场
每个学期做的这样的一个主题文化墙
这是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个京剧的脸谱
老师会给孩子们做一些国学
然后让孩子去感受中国的这样的一个文化
我现在给翻译打个电话
喂凯哥
我觉得目前我看的这家这几家幼儿园
这个是最理想的了
你可以给那个巴托夫他们邀请过来
然后实地的看一下
好
宝贝你好
欢迎你们
握手吧宝宝
您看一下
这个就是我们园的
这样的一个蒙氏国际班的环境
然后现在
老师们在跟小朋友做
这样的一个音乐活动
可以让他们来参与体验一下
为了迎接两个宝贝到我们幼儿园来
我们老师们都下载了这个翻译软件
然后这样能更精准的沟通
巴托夫一家看了咱们幼儿园以后
觉得非常满意
希望入园
感谢感谢对我们的认可
我们也欢迎宝贝来加入我们
友情岁月长
睦邻故事多
刚刚呢
小朋友进幼儿园的问题还是解决了
那接下来呢
我们要庆祝他们的乔迁之喜
跟我一起来庆祝的还有两位朋友
给大家介绍下一位呢
就是黑大的研究生娜斯佳
跟大家打个招呼
然后呢还有
就是我们黑龙江省社科院的白小光老师
白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那我们一会3个人就去人家
给人燎个锅底
对咱们这吃点热乎乎的哈
燎锅底知道啥意思吗
燎什么
燎锅底
她不知道
白老师给介绍一下
在我们中国的习俗里
燎锅底呢就是乔迁之喜
这一天亲朋好友到家里来坐一坐
吃顿饭然后呢
因为用到了火
所以象征着红红火火
日子越来越好
是不是
娜斯佳对我们这个中国的一些习俗
了解的更多了
当然我看都准备礼物了
您这个是我的是春联
代表着乔迁之喜
吉祥如意
娜斯佳这个呢
我带来使用的养生壶
一看这就是在中国没少待
对都开始知道送养生壶了
那我就给大家准备了一个
这个福桶啊
这个花开如意
然后那个这个好事成双
是不是那我们就赶紧去吧走吧
恭喜恭喜
当我们了解到
巴托夫一家要搬来哈尔滨的时候
其实我们特别开心
因为同事们
都在为他们选一些比较好的居住地点
那我们也考虑到了非常多的因素
小区的住址
离我们单位就是步行10分钟左右
就可以了
只有一站地铁站的距离
然后旁边呢
还有我们啊
为他两个小孩子准备的房间
为他选了一个上下铺
然后他们两个还可以经常在一起玩耍
这样的话
两个小孩既有活动的这种空间了
然后也舒适一些
住进来之后呢有
一些需要啊
比如说像这个水壶啊
微波炉啊
包括这个餐具啊
还有这个厨具啊
都是为我们公司
为他后续添置的
公司真的有心了
我是从最简单的汉字学起的
而最重要的就是数字
从一到十
我边写边记
学习每个数字的发音
写得不错
汉语的音调也是这么学的吗
是的
汉语的声调对我们来说
对外国人来说是最难的一点
是在做什么呢
这是俄罗斯传统的菜
特意为招待客人做的
叫俄罗斯红汤
俄罗斯红汤好香啊
可以先去坐一会
马上就做好了
上菜了
欢迎大家来我们新家
你们品尝一下
谢谢
欢迎你们一家人来哈尔滨安家好不好
欢迎
谢谢
真的好好吃啊
那来这之后
几个孩子学习怎么办呢
因为他们家的大孩子已经14岁了
他从小接受的是俄罗斯的教育
所以搬到中国之后呢
他依然接受的是俄罗斯的教育
但是上的是函授的网课
就是在咱们国内
通过这个网络上课就可以
他的时间就是比较晚一些
因为咱们跟俄罗斯有时差
对他就是下午4点到晚上8点
这个时间段在上课
小孩子呢
就是准备在中国接受中国的教育
学习中文
然后从幼儿园上起
以后可能也都是继续接受咱们中国的教育
嗯那我觉得就是因为在哈尔滨的话
嗯外国朋友接触中国教育
就是一点不用担心
因为在哈尔滨
就是每个区都有小学和初中
就是对应着能接受外籍的学生
中国的孩子还有很多
就是也在
学俄文比如说就像我家的孩子
他今年上初一
然后我就给他送到这个
咱们江北实验的这个俄语班
然后这个俄语班里呢
就是有很多孩子
我了解了一下
就是他们的父母就是在俄罗斯工作
或者是在俄罗斯做生意
然后包括还有我们班
就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呢
他是想让孩子在就是这块
学一两年的初中的俄语
之后呢就要举家迁到俄罗斯去了
所以就是
也也是有就是咱们中国的朋友
去俄罗斯定居的
所以就是
在这种人员往来特别密集的
这种情况下
我觉得这种教育的合作
可能也会越来越好
因为我我家孩子是混血儿
他爸爸是中国人
他在中国出生的
在这边也长大了
那你家小朋友比较喜欢哪些呢
中国的传统文化
他对中国书法特别有感兴趣
对
有时候他一坐着写字写好几个小时
你别看他是小男孩
就是比较淘气
对淘气的那样的
非常活泼
但是他一练字的时候
妈妈爸爸你们都不用进屋
我自己认真写
有时候因为天都黑了
妈妈我说你一定要保护眼睛
他说我写完了我再去休息
是这样那就真的很喜欢
非常投入
非常喜欢
中俄这种家庭的融合
也是体现了这种文化的融合
和相互吸引
其实搬家这个事不是小事
你说同样一个城市来回搬
这个难度都挺大的
何况是这个不同的国家来回搬呢
咱们从俄罗斯搬到中国
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呀
通常情况下
做出搬家的决定
需要花上几年的时间
但是于我们而言
在4个月内就把家搬到了中国
从始至终我们得到了非常多的帮助和支持
包括家庭、工作和日常的诸多问题
他们就像我们的家人和朋友一样
娜斯佳其实在哈尔滨安家这个事
你也应该有点发言权呀
我在学习期间就认识了我的丈夫
那时候也有点担忧
我从俄罗斯来到哈尔滨安家
因为他给我提供了算是一切
解决了我所有的问题
要有房子就有对吗
要车就车也有了
所以你们也不用担心
虽然你们的情况和我不太一样
但是你们很快就能适应这里的生活
主要是在中国采购多品类的东西
全品类东西
然后供给俄罗斯的客户
然后同样也是
买全国然后卖全俄
俄罗斯这个特色商品呢
也是通过我们平台
然后卖到中国的各大商超
各大需求方
就是近几年中俄贸易发展的非常的快
就拿我家里的人来说
我父亲现在也开中国的汽车
看来中国车已经遍布全俄罗斯了
是的是的
非常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
这是我们的物流部
这就是我们的办公区
我的办公室
我们的关总
特意为我提供了一个私人的办公室
我看到他还有卡车的一些模型
确实能够看得出来
我们做的是物流的工作
我的同事们赠了我很多礼物
这最重要的礼物
最珍贵的礼物就是这几本书了
太可爱了
还是几年级的这个语文书是不是
关总知道我喜欢茶叶
他赠送了我茶叶茶具
还给我提供了茶桌
首先我会交给你一个客户
你跟这个客户联系好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问我
我现在把客户的电话给你
那关总是怎么挖到这个人才的呢
2018年2019年认识之后
在这个期间
我们在
乌里扬诺夫斯克有很多次的
各种大小论坛
我们一块参加
然后一块去学习
直到2020年的时候
我已经在中国
然后他在俄罗斯
我们刚好是要把这个中欧班列
要把它开起来
在境内段呢由我的团队来做
但是出了国门
就需要一个俄罗斯团队来做
当时呢俄罗斯团队呢只有他一个人
然后我们在在视频会议上去沟通
当时国内时间已经后半夜了
一点两点
然后我说你困不困呐
他说我不困
我说你累不累啊
他说我不累
我说你怎么了
你感觉你这要要冷啊
蒙着那么大一大被啊
他说我高烧39度
哎呦我当时我想
我说你快去休息吧
他说不行
他说我虽然我已经生病了
但是如果没有我们这个加班加点
我担心耽误事
耽误事呢
这个班列可能就卡在海关
或者卡在边境口岸过不去
哎呦当时我特感动
我说你先去治疗一下
吃点药打点针
他说不行
他说这是你的梦想
同时也是我的梦想
然后一直到第二天的深夜
他还在视频上
连续48个小时
他就没有睡觉
然后也没有吃饭
用他话说
连水都没喝
然后厕所也没上
然后直到我们把这个
50多个集装箱
所有这些随车文件
还有这个报关的一些个单据
他全部把它敲完了
让他我觉得
这小子行
直到从这个去年开始吧
把这团队啊
从山东省我又转到了哈尔滨
然后在哈尔滨呢
我又重新又去招工
我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巴托夫啊
我说最信任的人就是他
因为我相信他永远
不会在关键的时刻放弃
然后我就开始跟他沟通
我说你要不来哈尔滨看一看
然后他说哈尔滨我又不熟啊
中国对我来说都很陌生
我哪都没去过
我说你相信我
我说你你来一次吧
去年8月份
然后就来到了哈尔滨
然后就给他讲这个哈尔滨
它是对俄发展的一个桥头堡
然后哈尔滨呢
有很多中国人都会俄语
我说在这里边你不会陌生的
我说我不会强求于你
我说你现在在这啊
生活一段时间
工作一段时间
我说你自己感受一下
然后在这做业务
这段时间
他也是一样
也是一如既往
就给我的感觉
就这小子
他不是说脑瓜一热
然后我就做了一个中欧班列
然后我就
就自己就是膨胀的不行了
然后其他的我都不屑一顾了
不是那样的
你是给他一个很小的订单
或者大订单
或者是这个一些战略型的一些订单
他都会认真的把它完成
所以在这过程当中呢
也也奠定了
我是一定要把它挖到我身边的
这样的一个基础
因为我们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当中
讲求的就是一个诚信
所以呢
这个关总和巴托夫
他们才能在这个诚信的基础上
不仅结交了这种友情
而且呢还开展了这种贸易的合作
然后他在这待了半个月的时间
然后他就说你再给我点时间
我考虑考虑
他说你知道吗
他说我我要做一个非常对我人生
最大的一个决定
直到今年他说关总
你想听到一个好消息吗
哎呦我说你是要来吗
他说是的
哎当时我就眼泪止不住了
我说我这这么多年啊
这么多年建立这个
这么好的一个信任基础
这么好的一个感情
终于修成正果了
然后我说那你孩子小孩怎么办呢
他说小孩既然到中国了
我都学中文
我一定让他接受中国的教育
他未来我就是哈尔滨人了
然后我也很感动
特别感动
我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公司同事啊
我迅速开了个会
组织十几个人
为他去忙活这些事情
我说你们几个
从现在开始
你们要给他找房子
找最舒适的房子
在来之前呢
其实这些东西全部准备好了
等他下飞机那一刻
哎又是一份感动
我们派了两个车
因为当时我说我好不好开车接你
他说不要
一个车不够
我说干嘛
他说两个车
哈哈哈他说我举家迁过来了
然后当看到机场那行李
弄了十几个行李
就十几个行李
行李箱然后他呢就
是一个成年的男人嘛
还有三个孩子
一个他爱人
一块带了十几个箱子
还有那个那个那个大的那个那个拎兜
堆满了一个角落
哎呦我说我太感动了
我说你真的是举家迁过来的
这个决定代表中国
对他来说是非常难
因为他家里不只是他一个人
他有老婆
有三个孩子
有很多人曾经劝阻我们
但是我感受到了来着朋友、伙伴和同事们
以及关总的帮助
当我做出移居决定的时候
我甚至没有丝毫疑虑
如果不是充分信任关总
我就不会做出这个决定
这可是关乎全家命运的决定
要是有丝毫疑虑
都不会这样
巴托夫在讲
感觉好像是更吸引他
来到哈尔滨的是一个情字
其实就是
我觉得在最近几年
像中俄关系越来越好
中俄经贸合作越来越好
其实来到哈尔滨的这个俄罗斯朋友
是越来越多的
因为就像在生活当中就能碰到我
在我的小区里
我家邻居就有一个俄罗斯的女孩
然后她像娜利亚一样嫁给中国的人
然后呢生了两个可爱的孩子
然后这个孩子在我们院子里啊
跟中国孩子玩
就完全的融入
没有任何的这种隔阂
然后这个妈妈呢
他在咱们哈尔滨
跟俄罗斯有这种医疗合作的
一个医院里
做翻译然后平时呢
他还做这个网络带货主播
卖这个俄货
然后我们就经常能刷到他
然后给他点个赞
然后买他的东西
然后就觉得特别融洽
关总现在这个生意是中俄贸易真的做的很大
那最开始做中俄贸易的时候
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哎呦最开始那个时候是很吃苦的
这要追溯到90年代了
我还记得学俄语就想到俄罗斯去嘛
那第一次走出国门的时候是1998年
1998年的时候去远东地区嘛
那个时候
那个年代有个名词叫倒爷
我不知道您听没听说过
这个倒爷
顾名思义
就是把中国这个轻工业产品呢
肩扛手拎
然后拎到俄罗斯那个市场
然后在那去把它批发掉
是很赚钱
我还记得特别清楚
是第一次出国的时候啊
拎着两兜子羽绒服
然后到俄罗斯去呢
赚了2万块钱
那个年代可是不少了
对但说心里话
确实很辛苦
那大市场是夜市
是晚上12点钟起来挂货
然后在那卖
一直到凌晨的6点半
也是零下35度的天气
然后我们要带着这个
那个狗皮帽子
穿着那个那厚厚的鞋
也就是家里边无所不穿
基本能穿的都穿上羽绒服
套上羽绒服
困了的时候
我们是不会去找这个宾馆的
找酒店去睡觉
去休息的
我们直接在这个集装箱就地而卧
然后盖上一个羽绒服
然后这样就睡觉了
等你醒来的时候
这个眉毛啊
眼毛啊都是上霜的
戴那个帽子
帽子上面那都被那个霜给糊住了
你远一看
你看不到这人的脸
这过程当中啊
有一个人暖到了我
他是俄罗斯老太太
他就是每天晚上推着小车卖咖啡的
在零下35度
零下40度
然后这样一个环境啊
很辛苦所以说每天晚上必
不可少的就是热咖啡
每天晚上都会买他的咖啡
但是有时候忙的时候
忙碌起来时候呢
想不起来
有一天忙的时候想
哎呦这么冷咖啡呢
一回头咖啡就在那里
然后出来找这个人就找不到了
然后第二天的时候
然后我才问他
我说咦我的咖啡没给你钱呢
然后他就说
他说我看你在忙
他说我就不叫你了
我知道你一定需要这杯热咖啡
我就给你放这了
而且特别暖心
特别暖心
然后直到我离开远东地区的时候
我还特意跟他见了一面
我给他带了咱们哈尔滨的红肠
也带了好多礼物
哎有的时候就特暖心特感动
就是正所谓是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
关总的这个经历
真的是见证了就是倒爷
早期的这个
中俄贸易的这样的一个情况
其实倒爷这个词呢
乍一听是个像个贬义词
但是呢
我觉得也正是就是早期的这个倒爷
通过自己手提肩扛的方式
打开了中国民间贸易的大门
在90年代的时候
可能我还小
那个时候我是十来岁
但是我家在口岸
我家在抚远
然后那个时候抚远口岸也是
就是民间贸易也是做的特别火
然后不仅是就是咱们中国人
把东西要拉到俄罗斯去
然后俄罗斯的倒爷
也要来中国批货
就每天都有这个俄罗斯的人
坐着船过来
然后到这个批发大市场
去批这个轻工产品
批完了以后呢
第二天背着个大包就回去了
所以就是也有一部分俄罗斯人可能
用同样的方式也发财了
因为靠近口岸
可能是有这个便利
所以他们就是去那边要种菜
在这些人当中
就是包括像我的邻居啊
一个叔叔
他为了去俄罗斯
不会俄语
然后为了准备嘛
买了一个小俄语词典
然后去了一年
回来以后我们就问说那个叔啊
你学会什么俄语了
他说我就会学薯条
所以每天上俄罗斯的超市里
就就是小卖店里啊
就买薯条吃
他大概一年挣了4万块钱回来
然后就会盖新房
然后买新车
买自行车
孩子上学呀什么的
可能条件都会有所改善了
所以那个时候就是说这种民间的贸易
还有到俄罗斯去就是经商啊
做做买卖啊
确实是能改变
就是很多家庭的这种命运
(花字)
在俄罗斯布市的中心广场
伫立着一座“背包客”铜像
纪念那些往返于中国的“倒爷”们
他们手拉肩扛敲开两国贸易的大门
后来我们有了川流不息的中欧班列
有了雄伟壮阔的黑龙江大桥
更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跨国故事正在上演
《睦邻》国际传播效果及落地转载证明材料
一、境外播发及国际传播效果
《睦邻》这部新闻专题片讲述了俄罗斯友人在中国安家的故事,用生动可感的安家细节和国际化的呈现方式,展现出“中俄两国全面战略协作关系”大背景下,两国人民水乳交融的真实现状。
节目在黑龙江卫视《睦邻》节目播出后,不仅被伙伴网(俄罗斯vk社交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官方账号)转发,同时也引发了阿穆尔生活网(amur.life)、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新闻网(1hut.ru)等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转载,在俄罗斯境内产生了极大的反响,许多俄罗斯观众为节目内容点赞。众多俄罗斯网友留言,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身边的与中国朋友的“睦邻故事”,激发了中俄两国网友的情感共鸣,极大提升了《睦邻》相关话题在中俄两国的活跃度和关注度。名为Антон的网友在评论区中写道:“希望这样跨国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多!(Надеюсь, таких возможностей для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будет всё больше! )”;网友Саша激动写下了发自内心的赞美:“为中国仗义的好朋友点赞!(Поставлю лайк нашему верному китайскому другу!)”
二、境外落地转载证明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