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2024年度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项目:电视评论
子项:
|
作品名称 |
让更多民企成为“国家队” |
语种 |
汉语 |
|||||||||
|
制作单位 |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
播出单位及 频率/频道 |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闻法治频道 |
|||||||||
|
播出日期 |
2024年9月30日 |
播出时间 |
18时50分 |
|||||||||
|
播出栏目 |
《新闻法治在线》 |
初评单位 |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 |
|||||||||
|
作品时长 |
14分23秒 |
主创人员 |
关瀚、刘馨蔚、 关瑶华、 李莉 |
|||||||||
|
作品链接 和二维码 |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
|||||||||||
|
播 数 据 |
新媒体 传播平台 网址 |
1 |
||||||||||
|
2 |
||||||||||||
|
3 |
||||||||||||
|
阅读量 |
转发量 |
点赞数 |
||||||||||
|
收视率 |
收视人次 |
|||||||||||
|
参评 作品 简介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在黑龙江考察时,总书记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就在民企。作品围绕这一重大主题,以在哈尔滨召开的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发布两张榜单为新闻切口,提出鲜明观点:黑龙江要牢牢把握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定位,让更多民企成为“国家队”。 作品逻辑结构清晰,梳理出以创新赢得市场、以优势抢占先机、以“有为”推动“有效”三个论述层面,深刻剖析了黑龙江众多民企如何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成长之路。 |
|||||||||||
|
推荐 理由 |
一、主题重大,立意深刻。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作品观点鲜明,阐释了黑龙江民企成为“国家队”的可行路径,展现出龙江民企的忠诚担当。 二、逻辑清晰,事例典型。深入采访了总书记称其为“民企国家队”的安天科技等代表性民企,梳理成功经验,提供可信佐证,提振发展信心。 三、语言精炼,文风鲜活。“国家有需要,龙江有优势,民企有前途。”“哪怕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得算大账、算长远账。”等生动语言,凸显了龙江民企肩扛“国家责任”的胆识气魄。 四、紧跟时代,影响显著。报道主题与黑龙江省后续出台的“民营经济政策措施”高度契合,彰显了新闻敏锐度与政策前瞻性。 |
|||||||||||
|
参评及 初评单位 签字盖章 |
参评单位领导签字: 初评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请加盖单位公章) (请加盖单位公章) |
|||||||||||
|
参评单位 联系人 |
关瀚 |
电话 |
手机 |
15114515779 |
||||||||
|
电子邮箱 |
844328934@qq.com |
|||||||||||
|
地 址 |
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333号 |
邮编 |
150090 |
|||||||||
让更多民企成为“国家队”
让更多民企成为“国家队”
【正文】【演播室】主播李莉:本月,全国工商联在哈尔滨召开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发布了两张榜单,分别是“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和“2024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0家”,黑龙江两家民企,飞鹤乳业和广联航空上榜。一个是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领跑者,一个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两家企业的成功经验,能否被复制推广?黑龙江的众多民企,能不能像它们两家一样,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跻身为民企中的“国家队”呢?
【小标题:以创新赢得市场】
【画外】飞鹤乳业始建于1962年,是中国最早的奶粉企业之一。2001年,企业销售收入还不到1亿元,20多年后,飞鹤的营收突破200亿大关。针对全国市场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出高品质产品,是飞鹤一飞冲天的秘诀。
【同期】飞鹤(哈尔滨)乳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暘:全世界最优秀的企业都非常重视研发的投入,我们飞鹤即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对研发的投入。全球的市场需要更安全的乳品,需要更高质量的婴幼儿配方奶粉,既然我们坚定了这个方向,我们每年对研发的投入逐渐增多。哪怕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看到成效。因为我们要算大账、算长远账,只有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让我们勇立潮头。
【画外】广联航空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市场上站稳脚跟,从2011年诞生那一刻起就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目前企业已经成为国产直升机的复合材料零部件外包供应商。
【同期】广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增夺:创新为广联带来新活力。目前,我们广联共拥有专利授权235项,多项专利成功应用于C919、C929国产大飞机零部件、部段的研发试验上。
【演播室】主播李莉:从两家民企的成长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心系“国家大事”,肩扛“国家责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用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黑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下大力气解决“民营经济偏弱”的病根。目前全省民营企业增加到61.8万户,占企业总数的89.3%,增速是各类市场主体中最快的。然而,在民企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像飞鹤乳业和广联航空这种特别注重研发创新的优秀民企还不够多。
【同期】哈尔滨爱威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项征: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也决定了我们在技术研发上投入的资金量,像我们这样成长型企业目前需要可能考虑的比较多,企业生存还是第一位的。主要还取决于市场的导向,只有市场的场景越多,用户提出的需求越多,我们才能针对的去投入资金进行研发。
【同期】星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青松: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后续资金从哪来。黑龙江这边我们对接的一些金融机构,可能相较于南方的省市感觉没有那么灵活,路径也没有那么畅通。我们所处的行业属于生命健康领域,更多的是对一个未来市场的投资,它可能会带来一个高收益,但同时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同期】龙江振兴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专家魏枫:从“2024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上看。去年,全国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的入围门槛已经达到2.04亿元。我们省目前有很多成长性非常好的企业,从研发投入的占比来看,未来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还要更好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特别是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们企业下一步发展要奔着自主研发,创新提升技术水平向前迈进。
【演播室】主播李莉: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而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就在民企。在黑龙江,民营经济已经占据“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但相比广东、浙江等省份还有不小的差距。要迎头赶上,黑龙江的民营企业就必须扬长补短、扬长避短、扬长克短,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格局中,让自己成为木桶的那块长板,利用好我们黑龙江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科研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找准自身定位,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小标题:以优势抢占先机】
【画外】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维生素C和辅酶Q10销量、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它的投资方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企业2017年落户黑龙江绥化后,当地广袤的玉米地,变成了“聚宝盆”。
【同期】黑龙江新和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召峰:依托于绥化的玉米资源,我们不断延伸产业链。它这个产品(胱氨酸)是我们全球首创生物合成技术生产,也是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它不但成本低,价值是玉米的百倍。
【画外】目前,黑龙江玉米、粳稻产品,以及豆浆豆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等加工规模居全国首位。但是像新和成这样的龙头企业数量还不够多、产业规模还不够大。国家级龙头企业只有96家,比河南少26家、比山东少55家,规上企业平均营收规模1.7亿元,低于全国2.1亿元的平均水平。
【同期】省高端智库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梁謇:与山东、河南相比,我们龙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优势,还是十分突出的。我们不仅农产品数量多规模大,我们的农产品更加绿色安全。积极引进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成长性比较好的中小企业、打造一批优势特色的产业集群,必将有力推动龙江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发展,不断培育塑造产业竞争的新优势,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
【演播室】主播李莉:黑龙江不仅是农业大省,也是科教资源大省,拥有78所高校、120家独立科研院所。做好“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依靠大院大所让实验室成果走出象牙塔,助力民企提升核心竞争力尤为关键。
【画外】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公司在远程手术领域持续探索和创新,研发生产的机器人打破了国外垄断技术壁垒。哈工大的科研团队是思哲睿领跑行业的强力后盾。
【同期】哈尔滨思哲睿智能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杜志江:面向市场应用转化。在政府的指导下,我们与相关高校和医疗机构,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承接了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充分激发了我们的创新动能。
【画外】眼下,黑龙江正在全力建设“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集科技成果产出、孵化、加速、转化、承载区于一体的经济延展辐射带,持续推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近期,省科技厅逆向促进,制定了“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指标体系”,通过量化的分数倒逼科研对接产业、市场。
【同期】黑龙江省科技厅成果一处二级主任科员曹蒙蒙:通过指标体系,我们将科技创新的统计数据还有产业的创新数据结合了起来,进一步算好科技账与产业账,现在一些高校院所正在制定自己的一些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考核办法。这个指数结果不仅是一张成绩单,也成为推动成果落地转化的一个催化剂。
【演播室】主播李莉:国家有需要,龙江有优势,民企有前途。安天科技为全球超过30亿部智能终端设备提供安全检测能力,新光光电模拟仿真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创普润打破超高纯电子材料长期依赖进口局面,工大卫星产品性能、工艺、技术国内领先……今年,一项项新的亮眼成绩更令人击节叫好,全球最大的海藻糖项目落户富锦,全国最大的安格斯肉牛加工基地项目落户依安,“尔滨”牵手波司登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羽绒服智能生产基地……无论本地民企还是外来投资民企,他们依托的、看中的,就是龙江五大优势;他们瞄准的道路,就是对接国家战略,做就要做全国商业版图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同期】黑龙江省东北民营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宏僖:聚焦链主企业进行招商,瞄准“六强企业”“三高企业”“行业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高能级的企业进行精准招商,力争吸引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链主企业落户龙江,让更多的龙江民营企业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成为国家队。
【演播室】主播李莉:除了创新技术、优势资源,民企发展还需要好的营商环境。在2024全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上,全国工商联公布了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黑龙江省是优化营商环境进步最明显的5个省份之一,在20项一级指标中有11项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已经成为过去时。政府有作为,民企有干劲儿,相信将有更多的民企“国家队”脱颖而出,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小标题以“有为”推动“有效”】
【画外】晴空之下,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的联合飞机基地,农业无人机、救援无人机造型各异,引人瞩目。这是联合飞机集团规模最大的航空生产基地,今年4月动工,8月封顶,用时仅126天。联合飞机在哈尔滨将打造大型无人机研究院、生产制造基地、应用示范基地、有人机无人驾驶改造基地和无人机产业生态链基地。“磁石效应”也吸引了联合飞机集团的几百家供应商从全国各地奔赴黑龙江。
【同期】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刚印:也想让我们的供应商我们的股东,来感受下我们在黑龙江发展的速度。我们把产能扩大到每年1万架,应该能大展拳脚。
【现场】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董事长姚力军:龙江是成就创新创业梦想的好地方。龙江正在成为人才聚集的新高地。龙江正在构建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投资就去黑龙江,成就事业好地方!
【演播室】主播李莉:当然,在营商环境总体大幅改善的背后,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黑龙江省工商联调研显示,有一些金融机构认为民企风险大而不敢贷、不愿贷;少数政府部门在服务企业时“用力过猛”,反倒给企业增加了压力和负担……这些表面看似具体而微小的事情,检验着我们的各项改革措施在执行中是否足够精细化、兼具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同期】黑龙江省委党校二级教授刘瑞华:省委省政府多措并举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出台了振兴发展民营经济45条,制定实施《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促进条例》。建立起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制度,聚焦企业诉求强烈的拖欠账款问题,融资困境问题、人才引进难题等领域,做了重点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政府服务的诚和暖,换来了民营经济的安和留。围绕着更好的环境、更多的机会、更好的保障破解发展的难题,在高质量发展路上,龙江更多的企业升级为国家队,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凸显龙江民营企业担当。
【演播室】主播李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黑龙江作为共和国长子,曾经引领中国产业发展潮流,创造出无数辉煌。如今,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关键时期,黑龙江举办全国民企科技创新与标准创新大会,代表着敞开怀抱的姿态,代表着拥抱未来的信心。“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这红旗,就是胸怀国之大者、对接国家战略的发展眼光,就是“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的忠诚担当。鼓励支持更多的民企成为“国家队”,才能更好地激活新质生产力,在新时代新格局下重塑龙江新辉煌,书写出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