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电视消息《欢喜村的“牛事儿”》

时间:2025-10-18 19:48: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中国广播电视大奖·中国广播电视节目奖

  2024年度参评作品推荐表

  参评项目:电视消息

  子项:

作品名称

欢喜村的“牛事儿”

语种

汉语

制作单位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黑龙江省全媒体中心)

播出单位及

频率/频道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播出日期

2024年12月18日

播出时间

18时30分  

播出栏目

黑龙江卫视

《新闻联播》 

初评单位

作品时长

3分26秒

主创人员

张稀茗 郭瑞 霍扬 李成

作品链接

和二维码

发布端/账号/

媒体名称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新媒体

传播平台

网址

1

2

3

阅读量

转发量

点赞数

收视率

收视人次

参评

作品

简介

记者深入甘南县欢喜村,探访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欢喜牛市”,采用全纪实拍摄手法,记录交易现场买卖双方的激烈“博弈”。一个个唇枪舌剑讨价还价的精彩瞬间通过镜头鲜活呈现,将人物的生动神态和牛市“牛”经济的火热发展展现得淋漓尽致。还深入挖掘了“托牛所”、牛经纪人、配套产业等创新业态,展现了完整的“牛经济”生态链。

推荐

理由

1. 题材挖掘深,聚焦乡村振兴主题报道选取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的甘南县如今办起东北最大牲畜交易市场的典型事例,以小见大,将日常的牲畜交易上升到“牛经济”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高度。

2. 叙事手法活,巧用现场生动记录报道通过经纪人李友的“谈判智慧”和“托牛所”创始人肖宏雨的经营高招等细节,以及真实朴素的交流语言,让新闻既有“烟火气”又有“画面感”。

3. 结构逻辑清,层层递进显深度。报道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清晰呈现了“小牛市”撬动“大经济”的发展脉络。

4. 价值导向明,传递乡村发展信心。报道用“牛市”的蓬勃发展反映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致富的“牛事”,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具有强烈的示范意义和典型价值。

参评及

初评单位

签字盖章

参评单位领导签字:            初评单位领导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请加盖单位公章)             (请加盖单位公章)

参评单位

联系人

张稀茗 

电话

手机

18686799979 

电子邮箱

807314429@qq.com 

地  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汉水路333号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邮编

150001 

欢喜村的“牛事儿”

欢喜村的“牛事儿”

  【导语】在甘南县欢喜村,有一个东北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场——“欢喜牛市”,这个牛市到底有多牛呢?从今年3月份开市到今天,这里的交易额已经突破了40亿元。

  【正文】

  【画外】(航拍,车排长龙)天才刚刚亮,上百台运牛车已经排在了甘南“欢喜牛市”的门口。

  【现场】工作人员:咱们还有一两分钟就开集了!

  【画外】8点58分,这是甘南欢喜牛市雷打不动的开市时间。交易现场人头攒动、“牛”声鼎沸。在牛市里,李友的眼光最刁,总能盯上好牛,可好牛价格却都不便宜。

  【现场】李友:6500得了!卖家张发:不行不行,成不了。

  【画外】绕着牛市找了好几圈儿,李友还是最相中了刚才的这头牛,可卖家张发却是个犟脾气,价不到咋说也不卖。眼看心心念念的好牛就是买不到手,李友决定最后再杀个回马枪。

  【现场】李友:多少钱?张发:6900!李友:6600!张发:哎呀,6900!李友:都是爷们儿能不能来点爷们儿办的事儿!张发:6800要不要!李友:6700你卖我不!张发:卖你了!

  【画外】坚持总有收获,这不,一场交易就成了。

  【同期】甘南县欢喜牲畜交易市场牛经纪人李友:买牛两大要诀!第一你得嗓门大!让对方能关注到你,第二你得脸皮厚!你得是不停地跟他来回,来回地讲价,(卖家)的心理防线一旦软了,就可以攻克了。

  【画外】在甘南欢喜牛市里,像李友这样的牛经纪人成百上千,大家个个气场十足,铆足了劲去抢牛,唇枪舌战过后买到了心仪的牛,心里都乐开了花。

  【同期】甘南县欢喜牲畜交易市场运营部经理刘文涛:我们市场的交易量一直延续到现在,甚至比开春年初的时候还要多,以现在这种势头,明年我们(交易额)超过50个亿轻轻松松!

  【画外】一天的交易过后,喧嚣退去,夜色降临,牛市的热闹气儿转移到了肖宏雨家。在欢喜村,肖宏雨开了第一家“托牛所”,牛贩们提前一天把自家运来的牛托管在这儿,交易日当天再送到牛市。

  【同期】甘南县欢喜村养殖户肖宏雨:全是深井水,草都是最好的,咱服务也到位,打针吃药的咱有专业的兽医,今天没地方了,爆满了,火确实是火,平平常常三四十万块钱一年。

  【画外】肖宏雨挣到了钱,牛贩们省了不少事。一来二去,村民也学起了肖宏雨,在自家办起了“托牛所”,现在欢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捧起了“牛饭碗”。在“牛经济”的推动下,甘南县大力培养壮大牛经纪人队伍,还给欢喜牛市进行了升级改造,围绕牛市的周边配套产业如今也发展得如火如荼,饲料、餐饮、民宿、兽药、缰绳等13个新业态,一年就能为欢喜村带来500万元的收入。

  【同期】甘南县委副书记代县长刘正伟:随着我们县牛市交易的持续火热,带动了全县肉牛饲养量达14万头,畜禽规模养殖场发展到了67个,肉食一体化产业链达到76家,真正搅热了“牛经济”。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