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了“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公布了“十四五”时期,黑龙江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的成果。
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是黑龙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省工信厅的数据显示,全省累计培育企业技术中心445个,引导企业研制省首台(套)产品592项,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65.2%。一系列大国重器扛起新担当:“悟空”号深海无人潜水器深潜纪录实现突破、高铁救援起重机填补高铁应急保障领域空白、高端智能农机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科技创新“最大变量”加快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同样交出亮眼答卷。目前,全省已累计建成430个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取得成效,关键业务环节全面数字化的企业比例达到51.5%。数字化转型不仅顺应了数字时代潮流,更为企业带来显著效益。实践表明,通过数字化转型,企业普遍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生产成本降低20%以上、产品不良率降低20%以上,转型红利切实可感。绿色转型方面,全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02户,减少碳排放量超过170万吨,有力助推生态环境改善。黑龙江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龙江绿色发展的底色持续擦亮。
黑龙江作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首提地,正将科技创新的“最大变量”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