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当传统工业的钢铁洪流遇上数字时代的智能脉搏,制造业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基因重组”。在哈电汽轮机厂的车间里,一群年轻的工程师,以数据为笔、创新为墨,将父辈们的“经验手艺”转化为“智能算法”,让轰鸣的机床焕发出精准高效的“数字生命”。今天,我们就走进这片青春活力迸发的智造现场。
早上八点,随着嘹亮的冲锋号在车间响起,哈电汽轮机厂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与传统的产业工人不同,作为全厂400多台设备的“数据医生”,智能制造工程师周浩的工作从“云端问诊”开始。
用数据为设备把脉,始于企业2022年成立的智能制造室。5个平均年龄不足25岁、来自不同岗位的年轻人担起了这个重任,为实现从“单一技能”到“系统思维”的转型,主动“充电”成了他们必修课。
采访中,重装分厂的一台设备突然报警,瞬间让大家神经紧绷,周浩团队通过数据变化,迅速判断出问题所在。
更换部件后,设备恢复运转。这群年轻人不仅能“对症下药治已病”,更擅长“未雨绸缪治未病”。智慧化工厂建成后,他们给机械臂装上了“眼睛”,为机器人定制了“手指”,设备因此变得“灵活又聪明”。
小到零件的重新设计,大到工艺的整体提升,在这群工程师的努力下,哈电汽轮机的叶片智能化加工、重型装备加工装配数字化等4个车间获评省先进级数字化车间,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超过90%,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近36%,产品不良品率降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