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我与祖国共成长】三代北大荒人的“丰收经”

时间:2025-10-09 06:43:47  来源:龙视新闻联播  作者:

  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从马背上的开荒者点燃第一簇篝火,到拖拉机手在冻土上犁出第一道田垄,再到新农人指尖划过智慧农业电子屏,在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一代代人用青春丈量岁月、用脚印镌刻传奇。70多年来,他们把“天苍苍野茫茫”的北大荒,变成了“稻花飘香豆浪金黄”的北大仓。系列报道《我与祖国共成长》,今天走进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去感受三代北大荒人的奋斗故事。

  秋收时节,作为农机负责人,陆向导每天在田间地头“赶场”,指导大伙儿收粮。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如何让粮食颗粒归仓,关键还得靠先进农机。

  刘忠诚是农场出了名的“老顽固”,几十年来都是闷头自己干。眼看粮食年年收不上来,陆向导前前后后去了他家十几趟,劝他换先进农机。

  之前由于粮食倒伏,最多时一亩地有400斤水稻收不回来。今年新买的先进农机,让刘忠诚的粮食全都归了仓。

  85后的陆向导在农业院校毕业后,回到了家乡七星农场,成为北大荒的“新农人”。从爷爷那辈开始,一家人便扎根在了这里。空闲时,陆向导和父亲会带着94岁的爷爷去万亩大地号转转,感受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7%以上的丰收景象。

  作为第一代垦荒人,陆向导的爷爷陆诗然那代人将一望无垠的荒野开垦成耕地,种植小麦和大豆,虽然机械化率不高,但是也收获了不错的产量。当陆向导的父亲陆书民接过建设北大荒的接力棒时,七星农场开启转型之路,大面积种植水稻,如今成为全省“水稻第一场”。这不,陆向导带着父亲体验了一场水稻的无人收获。

  陆向导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粮食增产上。这几天,当地一家水稻种植户传来亩产新高的好消息,陆向导立马带人去“取经”。

  曾经,一条七星河阻隔了万水千山。如今,现代化的桥梁、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让七星农场彻底换了模样。一代代北大荒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将这里建设成了“中华大粮仓”。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