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龙小安讲安全 | 秋季迎丰收,网络安全 “不打烊”

时间:2025-09-27 08:21:19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作者:

  秋分至,稻浪翻滚、瓜果飘香,人间处处是丰收的喜悦。当我们忙着盘点生活里的“硕果”时,网络世界的“安全防线”却容不得半分松懈——不法分子不会因季节更迭停下脚步,信息泄露风险也不会随秋风消散。在这个收获与守护并行的时节,网络安全必须“全年无休、时刻在线”,才能守住我们的数字财产与个人隐私,让丰收的喜悦不被风险打扰。

  一、守护“数据粮仓”,个人信息不“漏收”

  秋分储粮,讲究“防潮、防蛀、防损耗”;守护个人信息,同样要做好“三重防护”,避免隐私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待摘果实”。

  防“信息外泄”:

  在电商平台收货、社交软件分享时,及时隐去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不随意在陌生网站填写个人资料,就像储存粮食时扎紧粮袋,不让关键信息“漏风”。

  防“钓鱼窃取”:

  面对“秋分福利领取”“积分兑换现金”等弹窗、短信链接,先核查来源——正规平台不会通过非官方渠道索要验证码、支付密码,切勿因“贪小利”点入钓鱼链接,让骗子“偷空”你的信息库。

  防“设备漏洞”:

  定期给手机、电脑更新系统和杀毒软件,就像给粮仓修补缝隙。公共WiFi环境下,不进行网银转账、账号登录等操作,避免黑客通过“漏洞”截取数据,让个人信息始终“锁在安全仓”。

  二、筑牢“支付堤坝”,财产安全不“失收”

  丰收季也是消费旺季,网购囤货、转账结算频繁,更要守住“钱袋子”,不让财产安全“减产”。

  01警惕“仿冒客服”:

  若接到“订单异常”“商品召回”的电话或短信,自称某平台客服要求“退款转账”,务必通过官方APP、官网联系客服核实,不轻易添加陌生好友,更不向私人账户汇款——骗子常借“售后”之名设局,让你在慌乱中“拱手送钱”。

  02规范“交易流程”:

  无论是二手平台卖特产,还是网购,都要通过平台正规交易渠道,不私下转账。遇到“低价代购”“先款后货”的诱惑,多留个心眼,避免对方收完钱就“失联”,让交易变成“亏本买卖”。

  03管好“支付工具”:

  给手机设置指纹、人脸双重解锁。一旦发现陌生交易记录,立即冻结账户、联系银行,就像发现粮仓漏雨及时修补,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三、擦亮“辨别慧眼”,社交陷阱不“误收”

  秋分时节,人们喜欢在社交平台分享丰收美景、生活日常,但虚拟网络里的“陷阱”也可能悄悄“上门”,切勿“误收”风险。

  拒绝“陌生邀约”:

  若收到陌生人发来的“秋分聚会”“同乡群加入链接”,先确认对方身份,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下载非官方APP——部分链接可能藏有恶意软件,一旦点击,手机里的聊天记录、照片可能被窃取。

  警惕“情感诈骗”:

  网络交友中,若对方刚认识就聊“投资赚钱”“家族困境借钱”,甚至发“虚假丰收照”营造“家境殷实”假象,务必提高警惕。此类诈骗常借“情感”包装,等你投入感情和金钱后就“拉黑跑路”,别让真心错付成“损失”。

  理性“信息判断”:

  面对社交平台上“某地农产品滞销求转发”等信息,先通过权威媒体核实真假,不盲目转发、评论。部分虚假信息可能是“引流骗局”,或引发不必要的恐慌,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谣言推手”。

  秋分的丰收|是汗水浇灌的成果

  网络的安全|是警惕与守护的结果

  从守护个人信息到管好财产,从辨别社交陷阱到规范网络行为,每一个细微的“安全动作”,都是在为数字生活“添砖加瓦”。让我们以“不打烊”的网络安全意识,守住丰收的喜悦,护住生活的安稳,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里,安心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与美好!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