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东宁市:深耕特色产业绘就兴边富民新图景

时间:2025-09-22 16:03:1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地处中俄边境的东宁市,深入实施“工业立市、产业富民、贸旅兴边”发展战略,立足地域资源禀赋,以烤烟、水稻、黑木耳、特色果蔬及传统酿酒等特色产业为抓手,通过打造标准化基地、创新经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激活乡村发展动能,不仅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更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烤烟产业筑根基,高端基地与高效综合体双轮驱动

  东宁市将烤烟产业作为带动农民增收、壮大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依托道河烟站与大肚川镇烤烟综合体,构建起“原料保障+加工赋能”的产业发展格局。

  道河烟站作为东宁市烤烟产业的核心枢纽,不仅是河南中烟“黄金叶”品牌在黑龙江省的高端原料定制化专属基地,更是该品牌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方四省规模最大的烟叶收储站,为“黄金叶”品牌提供稳定优质的原料支撑,也为当地烟农搭建了“订单式”增收平台。2024年,种道河镇种植面积达11000多亩,今年预计实现税收1100万元。

  烟厂加工

  而大肚川镇烤烟综合体的落地,则刷新了东宁产业项目建设的“速度与效率”。该项目依托原村小学闲置校址改造而成,总投资712.69万元,仅用54天便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建成50栋标准化智能化烤房及1座大型配套库房,可满足1380亩烤烟集中烘烤需求,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烟农的“烘烤难”问题。项目投产后,不仅直接创造12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用工年增收近百万元,更通过专业化烘烤提升烟叶品质,助力烟农实现每亩净利润约1400元,预计项目总利润将突破193万元,真正实现“好烤房带来好收入”。

  稻产业多元赋能,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新价值

  作为全市水稻主产区,东宁市三岔口镇以稻产业为核心,创新探索“生态+智慧+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出阡陌稻光稻作公园这一特色产业地标,推动水稻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多元增值”跨越。

  三岔口水稻

  在产业布局上,三岔口镇聚焦订单农业、有机稻米、虾稻共作、稻蟹种养四大方向,形成“一地多收、四季增收”的产业生态。其中,450亩订单农业示范区通过全流程订单服务与远程监控系统,实现种植透明化、可追溯,年收益达110余万元;有机大米生产区依托“稻虾”“稻蟹”综合种养模式,杜绝化学农药与肥料,亩产优质稻谷1000~1200斤,绿色品质深受市场青睐;虾稻共作示范区以“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实现生态循环,每亩产小龙虾100斤,增值超2000元;稻蟹种养示范区通过“稻蟹互促”提升产品风味,亩产河蟹200~300斤,每亩增值达3000多元。多元模式不仅让稻田“含金量”大幅提升,更让生态农业成为东宁乡村文旅的新名片。

  特色产业齐发力,“小木耳”“优果蔬”“老酒香”撑起增收新天地

  除了烤烟与稻产业,东宁市还持续培育壮大黑木耳、特色果蔬、传统酿酒等优势产业,形成“多点开花、全域发展”的产业矩阵。

  老黑山村黑木耳园区自2002年建设以来,经过20余年深耕,已发展成为占地1600亩、惠及146户菌农的“东宁黑木耳”旗舰园区,年摆放菌袋超1600万袋,年产量超220万斤,年产值突破5400万元,纯收入超1500万元,带动全村人均增收6000元。

  绥阳黑木耳小镇依托东宁独有的黑木耳产业优势辟建,集原产地批发、现代物流、农产品加工为一体,建立了黑木耳产品进驻市场直销模式。该市场的运营,确保了东宁市及周边地区黑木耳产销两旺,全国大部分省份生产的黑木耳都经由本市场流通集散销往国内外各地终端市场,推动实现了“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的销售模式,黑木耳年交易量超10万吨,交易额超60亿元,带动7000多人参与就业。同时绥阳的地理位置让众多黑木耳科技公司、菌包厂、黑木耳食品企业落户,推动农产品从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升级,壮大了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让“小木耳”真正长成了富民兴村的“大产业”。

  在特色果蔬领域,大城子村的金棚果蔬种植示范基地凭借优越区位(西距城区4公里、东距东宁口岸8公里),计划总投资1000余万元打造现代化种植基地。目前项目一期已投入600万元,建成170亩种植区与88栋蔬菜冷棚,栽植水果黄瓜40余万株,今年采摘期预计产量300万斤,销售收入可达900余万元,亩均产值超6万元,还能带动本地就业6000人次以上,让“菜园子”变成群众的“钱袋子”。

  与此同时,始建于1969年的西崴子酒厂,坚守“纯粮纯曲”传统工艺,结合现代技术酿造玉米酒、三粮酒、五粮酒等系列产品,年产40余吨,产品醇厚绵柔,不仅赢得省内外顾客青睐,更荣获“牡丹江知名商标”称号,让东宁的“老酒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从烤烟基地到稻田公园,从木耳园区到果蔬大棚,东宁市以产业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兴边富民的道路上不断书写新答卷。未来,东宁市将继续聚焦特色产业升级,持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产业强市的根基更稳固,让边境群众的生活更红火,奋力谱写新时代兴边富民、共同富裕的东宁篇章。

责任编辑:强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