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特岗教师是国家为支援农村和偏远地区教育选派的教师群体,他们如同一束束光,为乡村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希望。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回信,并提出殷切希望。龙江的特岗教师们深受鼓舞,倍感振奋,表示将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决心,扎根乡村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特岗计划”实施20年来,广大特岗教师积极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扎根三尺讲台,潜心耕耘、默默奉献,展现了人民教师的情怀和担当。这封回信,让汤原县的王昕欣感到无比温暖,就在不久前,她与获得过全国“最美教师”等荣誉的7位全国特岗教师代表,共同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在乡村教育一线工作的情况和体会,表达牢记初心使命、扎根乡村教书育人的决心。
这束童年记忆里的“光”,成了王昕欣人生选择的指南针。大学毕业后,她义无反顾地回到离县城90里的乡村。2015年任教至今,面对校园里众多留守困境儿童,她成了孩子们的“追光者”:用一颗篮球叩开厌学少年紧闭的心门,用一张赛场照片、一份热乎早餐,焐热叛逆少女的心。
接过光,便成为光,再照亮更多人。在王昕欣的带动下,青年教师们组成家访小分队,十年光阴里,他们的脚印印满全镇53个村屯的土路,把“家人般的关心”送给每一个孩子。
有人把爱裹进时光,有人甘做孩子触梦的“翅膀”。在桦川县横头山镇中心校,每天清晨到校的习惯,袁艳敏坚持了整整二十年。2006年,她响应“三支一扶”号召来乡村支教,两年期满时,孩子们一句“老师能不走吗”,瞬间揪紧了她的心。
2009年,袁艳敏通过特岗考试,彻底把根扎进了这片乡野。二十年来,十一届学生的成长轨迹,都被她细细写进日记。学校推进科技教育时,她用工资购买设备,在体育馆里量尺划线造跑道,深夜啃教程……一架架腾空的无人机,成了乡村孩子追逐梦想的翅膀。
作为全国模范教师代表,袁艳敏受邀参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阅兵观礼。站在天安门广场,她更坚定了扎根乡村的决心。
总书记的回信,如暖流般浸润了广袤的黑土地。在饶河县红卫农场中心学校,在距离嫩江市区50公里外的山河农场,在绥棱县的乡村小学……一位又一位特岗教师正用青春作笔,在乡村教育的长卷上细细描绘。他们的身影,已化作孩子们心中最亮、最暖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