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由黑龙江省总工会主办的“牢记回信嘱托锻造产业铁军”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活动走进哈尔滨电机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电电机”),作为我国发电装备制造业的“摇篮”,历经70余年砥砺奋进,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形成了“水、火、核、气、风”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为中国乃至全球能源电力行业提供系统性、一体化解决方案。
深学笃行总书记回信精神 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哈电电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将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立足打造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产业工人队伍,创新构建了“12572”职工素质提升体系,为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成功实践。
在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方面,哈电电机近年来系统构建了工人技师队伍建设模型,完善高技能领军人才评聘体系。通过增设“首席技师”评聘等级,有效拓宽了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打破了技术工人的职业“天花板”。同时,建立了以全国劳模为引领的“7级”劳模晋升模型,在企业内部营造了“人人争当劳模,人人皆可成为劳模”的浓厚氛围。3年间公司已培养出全国劳模1名、大国工匠1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以及一大批省部级技术能手和龙江工匠。
哈电电机通过打造五大品牌工程,全面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劳动竞赛品牌建设以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为依托,近6年累计完成劳动竞赛1023项,兑现奖励377.6万元,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技能竞赛品牌建设构建起公司级和部门级两级竞赛体系,近年来承办国家级二类大赛1次、省级二类大赛2次、市级竞赛4次,通过竞赛平台晋升高级技师12人、技师22人、高级工41人;创新工作室品牌建设成效显著,现有5家公司级创新工作室,近6年完成技术攻关61项,培训职工2.1万余人次,获得中国机械科技进步奖8项;职工创新品牌建设每年投入创新成果奖励资金20万元,近6年一线技能工人共获得专利12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技术荣誉51项,直接转化经济效益达1.2亿元;技能传承品牌建设通过“名师带高徒”和“专家带助手”等活动,形成了两级师带徒管理模式,开创了跨部门师带徒的先河。
为确保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取得实效,哈电电机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撑。每年投入竞赛经费2000余万元,建立多部门协同的服务保障机制,为职工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通过6年的持续努力,公司劳动生产率提升22.30%,利润总额增长596.93%,高级技师占比提高34.5%,技师占比提升52.4%,实现了职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 实现重大技术装备突破
哈电电机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瞄准世界能源装备技术前沿,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累计创造70余项共和国“第一”和共和国“之最”,包括中国第一台水轮发电机组、第一台空冷汽轮发电机、第一台短路试验发电机,以及全球首台百万千瓦白鹤滩水轮发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
哈电电机建有哈尔滨本部和镇江两大研发基地,是国家首批创建电力装备领域水电装备原创技术策源地单位,拥有行业唯一的水力发电设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水力发电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有水力、电磁、冷却等行业领先的十二大实验室,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系统。水力机械模型试验台效率综合误差小于0.2%,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水电机组可实现0—100%全负荷范围内稳定运行,全面引领行业先进技术发展方向。企业现有员工4500余人,其中研发工程技术人员120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600余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经过70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哈电电机累计生产汽轮发电机产品总装机容量超过4.11亿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产品总装机容量超过1.27亿千瓦,国内常规水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抽水蓄能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超过45%,大型火电机组装机容量占比超过1/3。公司产品不仅遍布全国所有省份,还出口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装备走向世界的重要名片。
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哈电电机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智能制造。2017年以来,分别在水电、火电领域开展数字孪生技术专项课题研究,在健康评估、优化运行和数字化移交等业务上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技术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两河口、丰宁、三峡等多个重要电站,其中“丰满远程诊断智能系统”荣获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哈电电机锚定“数字哈电”总体目标,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定子冲片自动清理涂漆生产线实现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提升40%,相关岗位定员由近30人降低至5到8人。在焊接领域,焊机群控系统获评2022年度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双机器人工作站实现抽蓄机组球阀阀体全自动化焊接、全过程零返修;管路智能化焊接产线自动化率超过80%,焊缝一次交检合格率达99%。采用机器人视觉识别系统,支撑国内首条定子线圈全自动导线生产线,突破自动换位编织世界级卡脖子难题。拥有国内最大输出电流的智能化电气实验室,整体试验效率提升50%以上。
为响应国家抽水蓄能发展规划,哈电电机在哈尔滨和镇江同步建设了抽水蓄能先进制造产业基础再造建设项目和哈电储能技术创新产业基地。其中,本部抽蓄基地新建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镇江储能基地新建建筑面积16.2万平方米。哈电电机水电产品年产能从1000万千瓦跃升至2000万千瓦,火电产品年产能从3000万千瓦跃升至4000万千瓦,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有力的装备支撑。
从新中国第一台800千瓦水电机组,到世界首台100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哈电电机用70余年时间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哈电电机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重大发电装备研制任务中接连取得突破,占领了行业制高点,实现了电力装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蜕变。
展望未来,哈电电机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以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企业改革,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展现央企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