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新农人 新农经】增产村的增产经

时间:2025-09-15 21:04: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曾经默默无闻的勃利县刘家村,如今改名“增产村”,真正实现了“增产”的愿景。这一切,离不开一位返乡创业的“新农人”——陶成林。他让这个村庄焕发新生,今年彻底“火出了圈”。今天的《新农人新农经》,一起了解增产村的增产经。

  热腾腾的大馒头裹着浓郁的麦香扑面而来,农家酱菜的醇厚香气弥漫四周,这热络场面,如今已是勃利县增产村的日常一景。不少人远道而来,就为这一口地道淳朴的“家乡味”。

  就在半年前,增产村还远不是今天这般红火景象。改变,源自一个人。

  村要振兴,先富百姓。返乡创业的陶成林说干就干,可村民心里直犯嘀咕:没见过的新鲜事儿,敢试吗?

  陶成林懂大家的顾虑,决定从“地里找突破口”。半年前,村里田地零散、产量低,他第一步就抓“粮食增产”,自掏腰包在全村推广玉米高产技术,今年秋天,村里玉米亩产眼看要逼近“吨粮”;他又引进“高筋小麦+饲料牧草”的“一地双收”模式,让土地“不空闲、多生钱”。

  如今,增产村的麦田和草原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游客们或独自漫步,或结伴奔跑,甚至还能骑马驰骋……小村庄人气爆棚。趁热打铁,陶成林又念起“经济作物增产经”,带领大家种植一千多亩红高粱,预计总产140万斤。按每公斤2.4元的保底价,村民每亩地能多赚400多元。粮食增产了,更要让“利润不缩水”,这是陶成林“增产经”的关键一步,眼下他正谋划建“粮食银行”。收获后的粮食可以寄存在现代化粮仓,统一加工、存储,让好粮卖好价。

  增产村的“增产经”,还藏着“产业链的大文章。今年,陶成林继续扩大版图:建酿酒厂、开大酱厂、盖风情民宿。眼下,全新的面粉加工厂也已试产成功。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