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在佳木斯市广袤的黑土地上,金色的画卷正在铺展。今天的《瞰见丰收之美》,让我们跟随无人机的镜头飞越佳木斯,看“中国粮都”如何书写壮丽的丰收答卷。
在秋日的阳光下,佳木斯1200多万亩水稻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佳木斯是全国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我国最大的水稻公园——富锦市万亩水稻公园。39米高的观光塔上,游人正在欣赏稻农艺术家种出的美丽画卷。10万平方米的3D彩色稻田画,以大地为纸、秧苗为墨,将艺术与农耕完美融合,令人叹为观止。无人机向上拉升,4万亩的稻田扩大为巨型调色盘:此刻的富锦,正以最饱满的色彩饱和度,诠释着东北秋日独有的丰饶美学。丰收的喜悦源自黑科技。东北地区唯一的寒地水稻生态系统野外气象站,如同“哨兵”,时刻注视着三江平原的干旱、低温。不远处,卫星遥感方舱和风云卫星天地连线,昼夜关注风吹草动和水稻长势。在稻海的另一侧,这座“稻田卫士”也在用独有的方式守护着丰收。
无人机疾驰向前,阡陌纵横的田埂如五线谱般延伸。空中俯瞰,佳木斯郊区西格木村的沃野正演绎着金绿交响——饱满豆荚在秋风中低语,将米豆轮作的智慧、大垄密植的精准、分层施肥的科学与一喷多促的革新,统统酿进黑土地的丰收里。示范田的每道垄沟,都在为即将诞生的新纪录写下注脚。
无人机再次启程,丰收的颜色渐次更迭。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东极抚远的蔓越莓种植基地。这个亚洲最大的蔓越莓种植基地正酝酿着属于自己丰收盛宴。颗颗饱满的蔓越莓,宛如红宝石般点缀在绿海中。一个月后,这里将变成红色的海洋。特色作物丰收的喜悦也充盈着桦南。农人们正挥动镰刀收获紫苏。今年,桦南县紫苏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产量超过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水稻飘香、豆海翻涌,现在的佳木斯各类果实愈发饱满,蕴含着二十二连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