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龙江大地稻浪翻滚,丰收的序曲在广袤田野上奏响。各地紧扣水稻生产全链条,用科技手段促进水稻稳产提质,为夺取粮食丰收奠定基础。
友谊农场的水稻成熟早、长势好,得益于全场景智能化示范园区的建设。智能闸门、液位计、气象站、叶龄诊断仪等220套物联网设备,构建起水稻全方位立体监测网,实现水稻生长全过程精准管护。
当友谊分公司正紧锣密鼓筹备割晒时,在红兴隆分公司江川农场,订单水稻基地已经收获了今秋的第一镰。
今年,江川农场订单早熟水稻面积6万亩,这批新米将通过全国200多家超市及线上直播、电商平台,以最快的速度端上广东百姓的餐桌。
远在600公里外的肇源县新站镇,曾经的盐碱地上,如今也已稻浪翻滚,丰收在望!
从“不毛之地”到“丰产稻田”,靠的是良种与良法的完美结合。依托生物改良技术,这里实现了盐碱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丰收”的突破。种植的稻花香2号,不仅亩产预计比常规种植提高5%,大米的香气也更浓郁、口感更软糯。
目前,全省水稻大部分进入黄熟期,部分地区采取割晒的方式抢收水稻,提升稻米品质,预计首批新米中秋前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