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黑龙江精准把握旅游市场需求的破局思路,以差异化创意深挖本土资源,将每处景点打造成“独家记忆载体”;用人性化服务贯穿旅途全程,让温暖陪伴成为留住游客的“关键筹码”。
自然+科技的创新融合,让静态景观变成了可互动的动态剧场。这不是偶然的单点创新,而是龙江对本土资源的深度解码与创新转化。哈尔滨极地公园将摩洛哥小镇舍夫沙万“搬”到北国,全网曝光量突破1.2亿次;松花江索道摒弃单纯交通功能,升级为“空中观景平台”;太阳岛风景区精准抓住游客“就近看国宝”的需求,引进双胞胎大熊猫,打造“家门口的熊猫馆”。
如果说差异化创意是吸引游客的“磁石”,那么人性化服务就是留住游客的“基石”。这个夏天,黑龙江以“用户思维”重构旅游服务,从交通出行到行程预订,从安全守护到消费体验,将服务转化为隐形却温暖的陪伴。面对暑期租车需求同比32%的爆发式增长,龙江率先升级租车服务,在哈尔滨西站,游客只需提前线上预约,就能享受“一地租车、异地归还”的便捷服务。
中央大街的国际旅游服务中心,则把“人性化便利”做到了极致。一层创新打造的“旅游超市”,像一位贴心的“旅行管家”,将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跨境游产品全部汇聚,以“明码标价、条款清晰”的菜单化形式呈现。
旅游的温度,藏在最细微的守护里。松花江畔防洪纪念塔沿线,每隔十米就设有一处护游岗亭,巡逻人员不时巡查,为游客“亲水戏水”筑牢安全防线;透龙山的骑行嘉年华现场,交警化身“护航员”,以“前导后护”方式保障机车手、研学团队通行安全。
“差异化”创意与“人性化”服务形成合力,黑龙江旅游市场也收获了市场的热烈回馈。数据显示,黑龙江玩乐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76%,包车游、酒店、线路游等品类都实现双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