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尤其是基层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8月16日至8月18日,由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黑龙江省基层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暨中医康复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学员培训项目”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综合楼11楼会议厅顺利举行。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教处处长黄文静、医政处处长吴争艳,中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大伟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副院长王艳主持开班仪式。
黄文静在开班仪式上致辞。她强调,在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今天,黑龙江省作为中医药大省,更是肩负着传承创新、服务民生的重任。此次中医康复培训班的举办,正是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能够进一步提升我省基层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动中医药康复技术在基层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更多的中医药力量。
吴争艳在致辞中强调,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人民群众对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中医康复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凸显。它不仅是对现代康复医学的有力补充,更是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供“简便验廉”康复服务的重要途径。我们相信,中医康复的理论与技术,必将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应对老龄化挑战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王大伟在讲话中表示,中医康复作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健康与康复的桥梁,其独特价值日益凸显,对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举办这次中医康复培训班,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号召,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为基层培养一批既掌握中医康复理论知识,又具备实际操作技能的骨干人才。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多位国内中医康复学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资深学者进行授课。专家们围绕中医康复的最新进展、临床应用、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示范。本次培训内容系统涵盖学习障碍、阅读数学书写障碍、语言障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及发育性协调障碍的筛查评估与早期干预策略,同时深入剖析常见儿童情绪障碍及其家庭教育指导方法。课程将引入合作式问题解决模式(CPS),助力学员有效支持学龄期特需儿童应对行为与情绪挑战;通过应用感觉统合理论提升儿童日常功能,并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实用操作性策略。此外,培训还将探索中西医结合在学习相关问题干预中的路径,研究中医药在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中的潜在价值,并关注中医药香疗法在调节儿童心身状态、促进整体康复方面的应用,旨在全方位提升学员在儿童发展领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干预能力。
中医康复培训班专家讲座
在为期三天的培训班上,专家们进行了精彩的理论传授和经验分享,培训方式多样化、生动化、直观化,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和针对性,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对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技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掌握。他们将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康复服务。据了解,此次培训班进一步提升了中医药临床骨干人才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为全省特别是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培养一批热爱中医事业,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技术精湛的康复骨干人才,为我省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全省市县(区)级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临床骨干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