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的林女士(化名)深受超高度近视(超1000度)合并较大散光的困扰,她慕名来到哈尔滨华厦眼科医院,找到屈光手术专家杨亮院长,渴望通过近视手术获得新生。
然而,详尽的术前检查揭示了一个远比单纯高度近视更为复杂和严峻的情况——杨亮院长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密的角膜地形图等检查,诊断林女士患有圆锥角膜。而圆锥角膜是任何角膜激光类近视手术的绝对禁忌。
“当时感觉像被泼了一盆冷水。”林女士回忆道,“不仅近视做不了,还查出来一个更麻烦的眼病。”面对患者的焦虑和复杂的病情,杨亮院长没有放弃,而是为林女士制定了清晰、科学的两步走战略:“你现在首要的任务不是矫正近视,而是‘加固’你的角膜,阻止圆锥角膜的进展。这是保障你长远眼健康和安全的前提。”
第一阶段:治本为先,加固角膜稳根基杨亮院长首先为林女士实施了角膜胶原交联手术。手术目标非常明确:通过核黄素浸润和特定紫外线照射,增强角膜胶原纤维的联结,显著提高角膜的生物力学强度,有效遏制圆锥角膜的进一步发展,为后续可能的视力矫正打下坚实的安全基础。
术后,林女士遵医嘱定期复查。在长达6个月的密切随访中,杨亮院长通过系列角膜地形图严密监测。结果显示:林女士的角膜形态保持稳定,未出现任何进展性扩张,这意味着第一阶段治疗大获成功,疾病的进展被成功“刹车”。
第二阶段:量眼定制,精准植入塑清晰在确认角膜获得稳定之后,杨亮院长开始为林女士解决超高度近视和散光的问题。由于角膜形态特殊且经过交联治疗,激光手术仍非最佳选择。杨亮院长为其量身定制了更优方案——TICL(带散光矫正功能的植入式眼内接触镜)手术。这是一种“加法”手术,无需切削角膜,通过在眼内植入一枚量身定制的高级“微型镜片”来矫正视力,非常适合林女士的情况。
基于林女士角膜术后的特殊形态和视力状况,杨亮院长在术前进行了非常审慎的视力预后评估:“即便给足了矫正度数,但是在视力表上也只能看到0.5这一行,这也就是术前预估的术后视力。”他坦诚地与林女士沟通,管理好了预期。
手术由杨亮院长亲自主刀,精准地将一枚个性化的TICL晶体植入林女士眼内。术后复查,惊喜降临——林女士的视力恢复情况远远超出了术前最乐观的预估:一只眼睛视力达到了1.0,另一只眼睛也达到了0.8。这不仅意味着她成功摆脱了超高度近视的束缚,更是获得了远超“正常生活视力”标准的高质量视觉。
“我真的没想到能看得这么清楚。原本想着能到0.5就谢天谢地了,现在看东西的清晰度和质量,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林女士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特别感谢杨亮院长,他不仅技术高超,一步步为我规划得特别清楚,先帮我稳住眼睛的病,再帮我提高视力,责任心特别强。现在我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林女士的成功案例,是杨亮院长处理极端复杂屈光病例的系统性思维和高超技术的集中体现。面对超高度近视合并圆锥角膜这一挑战,他没有盲目追求视力矫正,而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最高原则,采取了“先控制疾病,再矫正屈光”的科学诊疗路径(角膜交联术+ TICL植入术)。他对病情的精准把握、对治疗阶段的清晰规划、对预后的审慎评估以及最终实现的远超预期的卓越效果(1.0/0.8 vs预估0.5)。
“对于伴有角膜疾病的复杂屈光不正患者,我们的思路必须清晰。首要任务是确保角膜的长期安全与稳定,这是所有视觉质量提升的基石。”杨亮院长总结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利用最合适的技术(如TICL)去最大化患者的视觉潜能。林女士的结果令人欣慰,这证明了系统性治疗和精准技术结合的巨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