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中共哈尔滨市委宣传部推出“强国复兴有我”百姓故事汇融媒体传播活动。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龙江优秀精神”“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等主题,通过百姓讲故事、听故事、传故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夯实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根基,为开创哈尔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新局面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三十六载春秋,从铣工学徒到业界大师,董礼涛走出了一条不凡之路。别人干不了的活儿,他想方设法也要干成,不仅要干成,更要干得漂亮!一次次刷新铣工生产的极限,创造着技术攻关的奇迹,这,正是哈电集团汽轮机公司数控铣工、特级技师董礼涛不变的信念与写照。
1986年上技校,14岁进厂区,经董礼涛之手加工过各类零部件超过了10万件,在这令人惊叹的数字背后,是他凭着消耗了1万多把铣刀的刻苦磨炼,成就了生产误差精度达到10微米的业内领先水平,研发120余项技术创新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独创百万机组零部件加工法荣获“中华技能大奖”。
作为行业带头人,董礼涛深知,中国制造的未来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他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术和经验传授给年轻员工,先后培育骨干力量近百人,其中晋升技师、高级技师26人。2013年“董礼涛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在他的引领下,一大批技能骨干勇担创新使命、攻克技术难关,先后取得国家专利40余项,推广创新245项,命名操作法3项。2023年,在毫厘之间雕刻“中国精度”、在坚守之中践行技能报国的董礼涛,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称号。
铣尽铅华,由工及匠,初心不改,惟精惟一。董礼涛肩负着“大国工匠”的担当,弘扬工匠精神、龙江优秀精神,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如今,他正带着年轻的工匠们在制造强国的新征程上阔步前行,向下一个“不可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