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省将迎来一次降雨过程,如何做好主汛期的防范?黑龙江各地各部门坚持底线思维、预防为主、防住为要,严格落实监测预警、巡查值守等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在延寿水文站,工作人员正通过巡航无人机查看蚂蚁河上游的水情。前一天上游的一场降雨,导致河水上涨。工作人员只需一键启动,就能将上游5公里的水流情况尽收眼底。便携式气泡水位计、测流无人船等多种新装备,也让水文监测变得更加高效便捷。
仅仅10分钟,无人船就代替人力完成了蚂蚁河多个断面的测量。
目前,全省13个地市的水文水资源分中心都配备了这样的智能设备,构建起“空天地”一体化智慧监测网络,守护江河安澜。而在智能装备无法触达的地方,基层人员则会发挥脚底板功能,以雨为令,成为防汛预警的哨兵。前不久,林口县就打了一场防汛胜仗。当时林口县三道通镇遭遇强降雨,立业屯大河一个小时水位上涨近两米。当地立即启动“叫应”机制,发布预警信息的同时,入村转移沿岸群众。
考虑到汛期雨水多可能对电力设施造成影响,电力部门利用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检等手段,提升汛情早期感知和预警能力。
位于哈尔滨呼兰区松花江北岸水域的这两基500千伏铁塔,是省内重要枢纽线路。入汛后,工作人员定期监测着铁塔基座的稳定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