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4日讯 (记者 许诺) 为弘扬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开展了“基层好医护”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最终遴选出6个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扎根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以“守门人”的担当守护村民健康,他们有的翻山越岭送医、有的创新服务模式、有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诠释医者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绥化市绥棱县上集镇卫生院护士毕桂丽,三十多年来,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她守护着上集镇2万余群众的身心健康,用认真细致赢得了患者和家属们的信赖,用耐心爱心获得了群众们的称赞。
自学成才,精湛技艺守护群众健康
毕桂丽刚参加工作不久,一位因为家庭纠纷喝农药的中年妇女被匆匆抬进上集镇卫生院,患者面色惨白,嘴角残留着呕吐物,刺鼻的农药味瞬间弥漫整个急诊室。毕桂丽马上反应过来,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洗胃床上,并轻声安慰患者,“没事的,我们正在给你用药,你要好好活下去,还要照顾孩子呢。”说完这些话,她看到病人努力地睁开眼睛,抓住她的手说“救我。”这件事给她很大的震动,她意识到心理上的抚慰是病人在绝境中的救命稻草,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临床治疗效果,从此她开始自学心理学。渐渐地,某位患者拒绝治疗,谁家的孩子贪玩厌学,有的年轻人悲观抑郁,经过她的辅导,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她成了远近闻名的“心理专家”。
甘于奉献,寻常往事的不寻常温暖
某一天,一位在上集镇发生交通事故的小伙子被紧急送到卫生院,因失血过多,小伙子面色苍白,已经处于休克状态。毕桂丽毫不犹豫地挽起袖子,说“抽我的,我们血型一样。”400CC血液输完后,毕桂丽就起身投入到抢救过程中,整整一天一夜没有合眼。看着小伙子的各项生命体征逐渐平稳,毕桂丽瘫倒在了地上,被同事搀扶到了办公室。
毕桂丽感受到农村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行动不便,她的手里有一本小册子,上面记载了几十个缺少家属照护、自身行动不便的老年病、慢性病患者的详细信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活动以后,下屯填写健康档案是她最愿意做的事,她走遍了上集镇9个行政村,67个自然屯。在她建立的健康档案里,会标注着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信息,有无人照顾?自理能力强弱?病情发展情况等等。寒冬腊月,她骑着自行车去屯里给卧床的病人导尿;倾盆暴雨,她浑身滴水去到癌症晚期病人家中注射点滴。走村入屯时,她精准地知道哪家有病患以及病情程度。可以说,她比一些患者自己还清楚什么时间该用药打针还是复查。来到患者家里,她会细致地询问近期用药情况、身体状况,每次都会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事项、疾病防治常识,顺带做一次健康知识科普。
毕桂丽虽然只是绥棱县上集镇中心卫生院的一名普通护士,但她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了许多感人而温馨的故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医务人员的敬业与担当精神,用爱与责任,持续守护着上集镇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