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江大地上,传统工业要减碳、林海生态要变现,绿色转型的“钱袋子”从哪儿来?答案藏在绿色金融的创新里。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紧扣龙江“传统工业密集、生态资源富集”的特色,以绿色金融为笔,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
华电能源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是哈尔滨市主城区内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绿色转型是企业当下的重要任务,可更新设备、技术升级、保暖保供都需要大量资金,金融支持尤为关键,哈尔滨银行的1亿元贷款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这笔钱不同于普通的贷款,利息跟企业的碳排放“绑”在了一起。
简单说,企业减排效果越好,贷款利息就越低。就像给减排上了“奖励机制”,企业有了动力,转型也有了底气。
绿色金融的巧思,不止帮了热电企业。龙江的钢铁、煤炭等高耗能产业,转型更需要“真金白银”托底。在双鸭山,黑龙江建龙钢铁的“节能减碳综合再利用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人民银行指导哈尔滨银行放出了全省第一笔钢铁行业转型贷款,给这个项目助了把力。
这笔“量身定制”的贷款,就像给项目装了“加速器”,现在项目每天都有新进展,预计10月底完工,将成为全省首个固固换热余热回收项目,能把炼钢余热变废为宝。
高碳行业要转型,制度得先“铺路”。人民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联合7部门出台的《黑龙江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试用实施方案》,就像给银行和企业画了张“路线图”:哪些项目算是金融支持的转型项目?企业如何编制转型规划?有了标准,资金才敢投入。目前,9个钢铁转型项目进了“项目库”,6个已获授信超4亿元。
龙江的绿色金融创新,不止在工厂车间。《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质押贷款操作指引(试行)》出台后,广袤森林里的“绿色碳资源”也能变成真金白银。从烧煤供暖的电厂,到炼钢的车间,再到万顷林海,绿色金融正像一张网,覆盖龙江各行各业的转型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