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11日讯(记者 许诺)为弘扬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2025年,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在全省开展了“基层好医护”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在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前夕,最终遴选出6个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扎根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以“守门人”的担当守护村民健康,他们有的翻山越岭送医、有的创新服务模式、有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冲锋在前,用无私奉献诠释医者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联乡卫生院院长李申平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扎根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他用27年的坚守与奉献,为偏远山乡的群众筑起健康防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扎根山乡,甘做百姓健康“守门人”
西联乡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医疗资源匮乏。2021年,李申平毅然选择到西联乡卫生院工作。面对卫生院设备陈旧、人才短缺的困境,他带领团队走村入户调研,摸清全乡慢性病患者、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群体的健康底数,建立“一户一档”健康档案,累计覆盖全乡8492人口。
他常说:“基层卫生院是保障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我们不能让乡亲们因小病拖成大病。”为改善就医条件,他利用中医技术特长的优势,增设中医科,引进中医适宜技术诊疗设备,使卫生院服务能力跃居全县前列。
精研业务,温情服务暖人心
为提高诊疗水平,李申平组织医护人员开展“岗位大练兵”,每周进行病例研讨、急救演练。2023年,他推动卫生院与县医院建立“医共体”,引进远程心电图、超声诊断等设备,使群众足不出镇即可享受二级医院专家会诊。在李申平倡导下,卫生院推行“五个一”服务:入院时一杯温水、检查时一句叮嘱、输液时一条毛毯、出院时一张联系卡、回访时一次上门。为贫困患者设立“爱心救助基金”,他带头捐款,累计帮扶困难群众45人。五保户赵大娘因白内障失明多年,李申平协调县医院为她免费实施手术,老人重见光明。
规范管理,廉洁行医守底线
李申平始终坚持“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牵头制定《卫生院廉洁行医十不准》《医疗质量十八项核心制度》。在药品采购、设备引进等环节严格实行公开招标,卫生院连续多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
27载春华秋实,李申平从青丝到白发,把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技术守护健康,用清廉诠释初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篇章。正如他在党员日记中所写:“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铆在党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如今,他依然奔波在乡间小路上,身后是一串坚实的足迹,前方是万家安康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