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低空经济“翼”起飞(一)身边的“空中生产力”

时间:2025-08-09 20:32:0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当前,低空经济正以产业革新之势在全国加速崛起,成为各地抢占新质生产力赛道、拓展发展新空间的焦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积极抢抓低空经济产业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将其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新闻联播》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低空经济“翼”起飞》。

  机翼划破天际,轰鸣声中直冲云霄。飞机喷洒的药液像晨雾般细密飘落,稳稳吸附在稻叶上。为抢农时,每架飞机每天飞行作业近九小时,起落几十次,在田垄上空织就一张高效防护网。

  仅需半小时飞行,这双“空中眼睛”就能完成190口抽油机的巡检任务,彻底改写了过去人工巡检必须停机攀爬的历史。同样的工作量,以往需要耗时整整9天。

  无人机不只是敏锐的“观察员”,更是专业的“诊断师”——搭载的红外镜头能对采油设备进行精准的“X光”式检测,隐患无处遁形。

  在龙江森工通北林业局,无人机既是守护林海的防火“哨兵”,更是监测森林健康的“智能管家”,为万亩林地绘制出精细的“森林健康图谱”,提前揪出病虫害、枯梢等潜在隐患,为森林健康抢出宝贵的救治时间。

  而这,仅仅是低空经济在龙江大地展露的“一角”。从沃野千里的农田到星罗棋布的油田,从连绵起伏的林海到纵横交错的江河,低空经济正以千姿百态,深度融入黑龙江生产生活的脉络。

  在齐齐哈尔富裕县,乘上轻型运动飞机,飞越乌裕尔河湿地,看飞鸟翔集、碧波荡漾,开启一场“换个高度看龙江”的空中新体验。

  在大兴安岭地区应急演练现场,“鲲龙”AG600水陆两栖飞机掠过水面,20秒内“畅饮”12吨水,一次倾泻覆盖近一个足球场。

  在醉美龙江331边防路建设现场,无人机化身“空中质检员”,用智能时代的“火眼金睛”严把工程质量关。

  在国网哈尔滨公司,“空中巡检员”实现供电辖区输电线路100%自主巡检覆盖,效率是人工的4至6倍。

  在哈尔滨运粮河谷营地公园,刚出炉的肉串、冰爽的饮品、现拌的凉菜,从操作台到游客手中,只需几分钟,无人机正重新定义“即时送达”的速度。

  这样“从天而降”的便捷与新奇,正随着低空飞行器的轰鸣声融入黑龙江的日常。支撑这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底气,源于黑龙江发展低空经济的独特优势:作为国内通用航空的先行之地与“中华大粮仓”,黑龙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设施与应用沃土。14个民用运输机场与90个通用机场,编织起全国最大、连续五年领跑的低空服务网络;广袤田野上, 3.3万架农业植保无人机翱翔,年作业量跨越5.6亿亩次——低空之上的科技之翼,正加速转化为驱动龙江振兴的强劲新引擎。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