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烽烟起,浩气壮江桥。1931年11月,震惊中外的“江桥抗战”在嫩江之畔爆发。以马占山为首的爱国将士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给气焰嚣张的日本侵略者以沉痛打击,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今天的《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专栏,一起跟随记者走进江桥抗战原址—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追寻那段铁血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日军在轻易攻陷辽、吉两省之后,随即把铁蹄踏向黑龙江,妄图吞并整个东北。当年10月,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面对步步紧逼的侵略者,决心组织抵御,为了阻止敌军通过大桥,驻军毅然烧毁嫩江桥桥面,并毁坏5座桥梁中的3座。
正如当时《滨江时报》中所写,“嫩江河畔的赤血,都是我们中国血性男儿的瑰宝;江桥上面枕尸遍野,他们都唱着为国而死的挽歌”,先辈们用生命写就的不屈,穿越近百年时光,依然在感召后人。最近,江桥抗战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日均接待观众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