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作为东北抗联主战场和抗战精神重要发源地,黑龙江正以其厚重的红色历史,吸引全国游客前来追寻英雄足迹,感悟家国情怀。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936年的8月2日,赵一曼被押上了开往珠河的火车。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向敌人要来纸笔,给儿子留下了这封催人泪下的绝笔家书。当时的赵一曼,年仅31岁。而这封未能亲手交给儿子的家书,直到1957年才被发现。短短百余字,字字血泪,诉说着一位母亲最柔软的思念。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生于四川宜宾,青年时代的她,冲破封建家庭的束缚,投身革命,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她主动奔赴东北抗日最前线,化名赵一曼,带领游击队在白山黑水间与日寇周旋。1935年,她在战斗中负伤被俘,面对敌人的酷刑,她被折磨得一次次昏死过去,但始终紧闭牙关!连审讯她的日伪军都很震惊,“无法从医学或生理上解释”。她用生命诠释了何为“甘将热血沃中华”,而这,也是千万烈士共同的信仰。
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如今先辈们战斗过的黑土地,正吸引着后来人,探寻先烈足迹,挖掘红色记忆。在哈尔滨烈士陵园;在李兆麟将军纪念馆,一批又一批研学团,来这里汲取前行的力量。
在侵华日军虎头要塞博物馆,新增的36件文物成了“人气展品”,从抗战时期的步枪、望远镜到战士们用过的搪瓷缸,每件都带着岁月的痕迹。游客们通过驻足凝视珍贵文物、操作互动数字化设备,打开“实物+数字”的观览模式,更生动地了解抗战历史,感受红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