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装备工业以17%的增速跑赢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作为老工业基地,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产业结构偏重的挑战下,龙江工业企业靠什么“拼”出逆势上扬的加速度?
走进东北轻合金熔铸厂,忙碌的锯床正在“精修”刚下线的铸锭。这个过程如同切面包坯,不可避免地散落“面包渣”。如何从细节处“抠”出真金白银?东北轻合金将目光锁定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损耗,用极致的精细管理,“拼”出了实实在在的降本空间。
一点一滴“拼”效益,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和原材料波动的生存法则。而除了算细账,更要向智能化“拼”潜力。在板带厂,新投用的智能仓储系统,让天车工李岩彻底告别了过去的“盲找”模式,成了降本增效的“加速器”。
从智能库的“一键调度”,到能碳管控驾驶舱实时的能耗监控,精细管理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渗透到企业生产的每个末梢。今年上半年,东北轻合金加工材产量增长2.5%,高端合金增长6.7%。效益,正是这样“拼”出来的。
如果说精细管理是“节流”的硬拼,那么大刀阔斧的改革就是“开源”的智拼。面对汽车行业的“内卷”大战,东安动力用一场刀刃向内的“机构手术”,硬生生拼出了市场主动权。
从“各自为战”到“全能管家”包办到底,从“我卖啥你买啥”到“你要啥我做啥”,角色的重塑“拼”出了强大的聚合效应。
今年上半年,东安动力销量逆势增长45%。在黑龙江,这种“破局拼法”正多点开花:中国一重重塑运营机制,迈出重型装备转型的铿锵步伐,实现半年目标“双过半”;中车齐车高端装备扬帆出海,接连斩获国内外大单,产能创近年新高。老国企靠“刀刃向内”的勇气,拼出了发展新活力。
拼到深处,终究要拼核心竞争力。在哈电动装核电车间,54台套重点核电主泵机组正争分夺秒、同场赶工,生产规模刷新纪录。新投用的智能产线,打通了曾经需要三台设备“接力跑”的堵点,效率质量双双提升30%。
技术创新拼出的硬实力,同样让建龙北满特钢的汽车钢销路大开,半年销量突破6万吨,合作客户从三家拓展到十六家。
这股拼劲正席卷龙江大地,释放澎湃动能:哈电集团造出全球最大的冲击式转轮,汽轮机筑牢燃气轮机国产化根基……今年上半年,黑龙江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7%,高出全国6.8个百分点。从精打细算“抠”效益,到动真碰硬“革”机制,再到勇攀高峰“创”技术,龙江装备工业以这“三股拼劲”为引擎,在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赛道上,拼出了令人瞩目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