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今年6月,在黑龙江省发改委统筹推进下,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跻身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哈尔滨由此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一条横跨亚欧大陆、助力高效流通的“空中黄金通道”,正加速铺展延伸。
截至目前,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的保税航油加注量已经突破1万吨。哈尔滨位于极地航路的黄金节点位置,2024年航空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7.2%。独特的区位优势叠加“出厂价”级别的保税航油,正让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班选择在此驻足。
不止于加油,哈尔滨还巧妙联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保税航油等项目,推动简单的“技术经停”向更具价值的“经停消费”升级。而这条黄金通道,正是哈尔滨打造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版图中的“主动脉”之一。此前哈尔滨已手握生产服务型、陆港型两张国家物流枢纽“王牌”;如今空港型枢纽的获批,让哈尔滨集齐三张“国字号名片”,枢纽能级即将实现历史性跃升。
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用一条黄金“管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班,来哈尔滨享受“出厂价”的保税航油。而这只是它带来的便利之一。不临海、不沿边的哈尔滨,如何捧得“国字号”金字招牌?它又将带来怎样的发展新动能?
作为全国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哈尔滨坐拥第一条欧亚大陆桥和空中走廊的双重枢纽地位,更是我国对俄合作的中心城市和向北开放的重要门户。目前,已与28个国家的37个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如今,空港枢纽的落地让这份优势持续放大:项目落子临空经济区核心,占地超217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超200亿元,规划9大功能区。在哈尔滨临空经济区内的昆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二十个巨型的恒温恒湿暂养池整齐排开,欢迎“远道而来”的帝王蟹等海产品在这里“休养生息”,享受哈尔滨枢纽提供的高端中转服务。
过去,哈尔滨国际货运常常面临“旺季一舱难求”的困境,本地企业不得不“借港出海”,背负高昂额外成本。如今,国家物流枢纽的磁吸效应已然凸显:中国邮政、俄速通等国内外物流龙头企业纷纷抢滩布局。在中国邮政已经建成投用的邮件智能处理中心,一个常规包裹从卸车、分拣再到装车,全程仅需要90秒。未来,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跨境包裹,还将实现“夜发朝至”的亚欧极速达。
依托哈尔滨空港型物流枢纽,进口的海产品经由哈尔滨这条空中通道,可以新鲜直达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百姓餐桌。而它对城市的影响远不止于此,今后这里将打造五星级临空经济配套服务区,一座充满活力的“天空之城”已然呼之欲出。
哈尔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规划中的25个重点项目,目前已经建成17项、正在加速建设7项,还有1项即将启动,所有项目将在2028年底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