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光新闻客户端消息(新闻联播):黑龙江省积极探索“定制农业”新路径,通过精准对接市场多元需求,从田间种植到餐桌供应打造个性化服务链条,为传统农业产业注入强劲活力。
清晨采摘的青刀豆,3小时内必须进入加工厂,才能锁住那份鲜脆。这些藏着“定制密码”的豆荚,在生产线上经过层层精细加工,转眼就成了能创汇的“金豆豆”。
寒地黑土的滋养,让这里的蔬菜有了天生的好底子;企业标准化的全链条运营持续赋能,让这份黑土地的馈赠稳稳走上国际餐桌。
眼下,铁力市花香骊城园林绿化有限公司7200平方米的温室大棚内生机盎然,黄瓜、豆角长势喜人。靠着“定制农业”,公司早早实现“未种先销”,预计总产量150多万斤,能增收200多万元。
在桦川,全省最大的水培蔬菜基地里,每棵菜也早有“归宿”。
去年,牧源润泽的水培蔬菜凭着口感好、无污染、纯有机的口碑火了,日销量超千斤。今年企业乘势而上,推出家庭水培箱,让消费者在家就能体验“现摘现吃”的乐趣。
目前,这个水培基地占地1.4万平方米,14个漂浮池里养着近37万颗蔬菜,30天就能收一茬,一年能种10季,日均产值两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