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资讯

“加减乘除”法,“算”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双赢账”

时间:2025-07-14 14:59:3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年初以来,佳木斯市桦南县土龙山镇坚持党建引领,以破解土地碎片化、农业成本高、经营效益低、产量提升困难等难题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径,创新运用“加减乘除”工作法,通过整合路径、规模经营、托管模式、垦地协同的方式,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源,优化种植结构,促使农民增收,实现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收益提升的“双赢”局面。

  “加法”整合,党建引领聚合力,小块田演变亩良田

  土龙山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统筹规划全镇土地资源整合工作,制定详细的土地整合方案,镇党委负责人靠前作战,带队深入辖区行政村开展村民代表大会进行座谈调研和政策宣传活动。并以村集体为核心,构建“党支部+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联动机制。以新华村为例,村党支部成立工作专班,党员干部带头逐户走访,用实际案例广泛宣传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和优势,帮助农户算好“成本清单”和“收入账”,消除村民疑虑。并按照“集中连片、便于管理”的原则,利用“串地置换+保底流转”的方式,将分散的小块土地进行整合,打造新华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垦地合作高产高效单产提升示范区千亩方3块面积4000亩。目前,全镇已整合零散地块适度化规模经营15万余亩,形成多个集中连片的种植区域,昔日的“巴掌田”变身“万亩良田”,为机械化、规模化种植奠定坚实基础。

整合零散地块变大田。

  “减法”降本,托管服务优模式,农户变身“甩手掌柜”

  土龙山镇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模式,引入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16家,通过统一采购农资、统一农机作业、统一技术管理,为农户提供“耕、种、防、收”全程托管及单环节订单式托管服务。在种子采购环节,通过集中采购,每斤种子价格降低2-3元;在农机作业方面,规模化作业使得每亩耕地成本减少了260元,并利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科学施肥、精准灌溉,减少了农资浪费,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农户只需与托管方签订协议,缴纳相应费用,就能享受到全方位的农业生产服务,从繁重的田间劳作中解脱出来,成为“甩手掌柜”。目前,全镇已有667户农户参与托管服务,累计托管土地5.47万亩,与之前农户零散地块单独进行传统种植模式相对比,可节省生产成本近2000万元。

大型机械进行托管作业。

  “乘法”协同,垦地合作强赋能,激活发展“新引擎”

  土龙山镇积极推进垦地合作,借助农垦企业的技术、管理和市场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镇党委主动与曙光农场对接,签订垦地合作协议,建立“1248农服管理体系”机制,通过一个管理平台、两支农机队伍、四组专家团队、八项管理制度。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在技术方面,选派农业技术专家,定期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并录制农技知识利用线上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广泛宣传科普。同时,双方合作建设了7处粮食单产提升示范地块,推广应用大垄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等先进种植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粮食单产突破跃升。

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指导。

  “除法”破题,规模经营提质效,破解效益“密码锁”

  为破解农业生产效益低的难题,土龙山镇以规模经营为突破口,通过镇村两级联动,多措并举提升农业生产效益。镇政府积极协调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中心、农机站等部门,争取政策和技术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申请农业补贴、农机作业补贴等项目资金,切实减轻经营压力。重点打造新华村、丰收村等粮食单产提升示范村,通过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种植技术,结合田间精细化管理,预计每亩粮食产量较传统种植模式可提高100~150斤,实现了农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突破,切实促进了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粮食单产提升示范田。

  从“小块田”到“大粮仓”,从“高成本”到“高效益”,土龙山镇以“加减乘除”的智慧破题,用改革创新的实践作答,书写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精彩答卷。土龙山镇将持续深化改革,让土地“生金”、农民“致富”,奋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图景,为广袤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岳文杰)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