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推动思政课建设展现新气象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五届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发展论坛暨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讨会,于7月12日至7月15日在黑龙江省抚远市召开。专家学者围绕思政引领力提升、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教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教育家精神引领思政课教师发展等13个涉及思政课建设的相关议题进行主旨发言和深入研讨。
佳木斯大学党委书记武瑞在致辞中指出,本次论坛为深化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并分享了佳木斯大学立足边疆特色打造的“三根”育人精神、“行走的思政课”等思政育人品牌经验。同时,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聚焦思政教育重点难点课题,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索育人新路径、新方法,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让思政课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
全国高校名师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主持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熊晓琳在致辞中强调,思政课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深刻认识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大意义,着力推动内涵式发展,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
佳木斯市委常委、抚远市委书记、省政府黑瞎子岛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主任何大海在致辞中指出,抚远市将全力支持此次研讨会的举办,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够为地方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也期待与各方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思政教育在地方的落地生根,为培养时代新人助力。何大海介绍了佳木斯大学抚远校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靳诺在致辞中指出,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自信自立,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守正创新持之以恒推动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综合建设,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悉,会议共收到有效投稿300余篇,经专家评审,入选论文100余篇。大会为期4天,设立1个主论坛和3个分论坛,以主旨报告、分论坛报告等多种形式举行。
大会由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北京师范大学)和教育部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联合主办,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佳木斯大学)联合承办,北京数字思政研究院、《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协办。共有来自全国60余所高校、中小学、期刊杂志社、相关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代表、青年学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