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产改进行时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会:树劳模榜样 育工匠人才 蕴匠心文化

时间:2025-07-10 14:55:36  来源:黑龙江工会  作者: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看到有学校将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落实到育人实践中是非常欣慰的。希望有更多学校能够坚持传统、不断创新,用劳模工匠的事迹滋养学生成长,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工匠人才。”这是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科研基地主任、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王金武对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工会以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引领,创新开展“育匠魂”“敦匠品”“练匠能”助力高技能人才队伍培养工作新模式的评价。从“听先优模范的故事”,到“开展如火如荼的校园劳动实践”,再到“打造校企混编技能师资队伍”……近年来,学院工会牵头抓总,将“三个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和学生活动中,崇尚技能的匠心文化成效显著。

  常态化弘扬劳模精神

  蕴育工匠之魂

  在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的校园里,矗立着学院的优秀毕业生、新中国第一批全国劳动模范、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的雕像。每年新职工入职,该校工会都会组织新会员从“听梁军故事”开始,为新入职教职工上好职业教育第一课。同时,工会注重对劳模工匠的关心关爱,加大工匠劳模选树宣传力度,深化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建设,发挥劳模工匠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全院范围内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氛围。工会注重开展常态化“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培育全院师生匠心匠魂,先后邀请省劳动模范、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公司技术专家、学院2013届优秀毕业生路晨等工匠劳模技能大师来校为师生作事迹报告,讲述工匠故事,激发广大师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以身边劳模为榜样,将劳模精神春风化雨润泽全院师生的心灵,“急党政所急,解职工所需,尽工会所能”,学院工会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

  强化劳动教育

  敦实工匠品德

  春天打扫教学楼,夏天为园林浇水,秋天清扫落叶,冬天清理积雪……为开展好劳动教育,学院工会牵头教务部门对校园做了劳动责任分区,将劳动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校园里一年四季随处可见躬身劳动的师生,数十年来一直如此。作为工匠的教师,课下深入到学生计算机技能小组、3D创客空间等各种专业社团,一同投入到技能研究中。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互动,让崇尚劳动与追求技能在校园里蔚然成风,让劳动精神融入学生心灵。

  扎实开展技能提升

  千方百计练匠能

  学院工会发挥大师工作室作用,引领师生精技强能,先后聘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黑龙江技术能手汪焕兴等多名工匠人才、大师,定期为师生授课,指导技能大赛,并创新师带徒“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先后建立大师工作室3个,与学校教师形成校企混编团队,长期支持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课程改革,与学院教师开展技术交流,带动学院师资成长。在大师工作室的培育下,学院先后有两位教师被评为“龙江技术能手”,两个二级分院申报获批了教育部现场工程师培养项目。

  同时,工会注重开展常态化教职工技能大赛和岗位技能大练兵活动,推荐教职工参加各级各类劳动和技能大赛,引导教职工争做“工匠型”教师。教职工在各级各类劳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指导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也捷报频传,多名教职工荣获龙江大工匠、龙江工匠、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学习劳模、争做劳模已成为学院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学院传承弘扬工匠精神和协同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的平台已然形成。

  近年来,学院先后有2门课程及团队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课程和课程团队,19门课程及团队入选省级课程思政课程和课程团队,5门课程入选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机修焊工张振华、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张栋、汽车维修王建东先后获评省级大师,成立了3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同时,师生发明专利数12项,其他专利和知识产权130多项。学院申报的“黑龙江省数智制造工匠学院”获批省级工匠学院。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北鱼渔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了省级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与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等企业合作建成了7个省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哈电集团、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培养近千名优秀毕业生。学院曾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等殊荣,入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A档建设单位。

责任编辑:王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