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成高子镇和平村,有这样一位新时代女性,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敢想敢干的魄力,在黑土地上书写着自己的奋斗故事。她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哈尔滨农广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纪丽娜。
在泥土里播撒奋斗的种子
1997年,怀揣着创业梦想的她,从一名普通营业员起步,凭借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创办了门窗加工厂,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此后,她又先后创办了哈尔滨聚鑫源金属装饰经销部、哈尔滨石人工眼镜店,在商海中逐渐崭露头角。
然而,无论走得多远,家乡的黑土地始终是她心中最深的牵挂。2017年,她决定回到家乡,流转300余亩土地,成立了哈尔滨农广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
创业初期,面临着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各种难题,市场开拓一度陷入艰难境地,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她每天带领社员们迎着朝阳选种育苗,披着星光规划销路。为了种出有机蔬菜,她严格遵循国家标准,从选种到施肥,每个环节都亲自把关,在种植、采摘、运输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食品安全,形成主打产品,走品牌之路,让产品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水准。经过不懈努力,合作社逐渐摆脱困境,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2018年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在担当里扬起共富的风帆
2019年,纪丽娜荣获哈尔滨市第37届劳动模范称号,2022年又被评为黑龙江省第十三届劳动模范。在她看来,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绩的肯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她深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合作社里的张大娘,曾是村里的贫困户,土地无人耕种,收入没有保障。纪丽娜主动流转她的土地,安排她到合作社务工,并手把手教她科学种植技术。在纪丽娜的帮助下,张大娘不仅摆脱了贫困,还成为合作社的技术骨干。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她免费为乡亲们送种子、送技术,邀请专家举办了20多场农业技术培训班,帮助50余户困难家庭走上了致富之路。同时,她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多次到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资助社区贫困学生。2023年,五常、尚志等地区遭受洪水灾害,她带头捐款捐物,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
作为哈尔滨市人大代表、省检察院人民监督员,她还利用工作之余学习法律知识,为农户普及法律法规,让农民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在创新中谋划长远的发展
2024年,纪丽娜被遴选为黑龙江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并在东北农业大学的学习中表现优异,被评为优秀学员。通过学习,她深刻认识到:种地不是“粗放活”,而是“精细活”。
回到合作社后,她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坚持有机种植,从选种环节就精益求精。为了找到最适合黑土地的品种,她带领团队试种了20多个品类。在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坚持使用有机肥和生物方法,将每一棵蔬菜都当作“工艺品”对待。如今,合作社每年生产各类绿色无公害蔬菜达500万斤,30余种时令蔬菜凭借优良的品质,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销售遍及东北三省。
此外,纪丽娜还注重科技创新,引入智慧农业技术,用大数据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数据,让传统种植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她把法治思维融入合作社管理,用规范流程守护食品安全。目前,合作社正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力求将农产品的价值“吃干榨净”,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
从门窗厂到合作社,从个人创业到带动乡亲共富,纪丽娜始终以劳动精神为底色,以劳模精神为旗帜,以工匠精神为引擎,在黑土地上砥砺前行。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新农人的责任与担当,让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绽放出了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