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百年工运 红色传承】龙江教育战线劳动模范代表:情系讲台绽芳华 匠心育人铸师魂

时间:2025-05-24 08:45:40  来源:极光新闻  作者:

  她在城市,是“桃李满天下”的佼佼者;

  她在乡村,是“烛光传薪火”的守护人;

  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全国劳动模范!

  在龙江教育这片热土上,有这样两位教师,她们坚守讲台,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教育家精神深深融入教育事业,为龙江教育发展注入一泓温暖的清流、一股坚定的力量。她们就是哈尔滨市第十七中学新区学校副校长、副书记邰慧和伊春市铁力市工农乡中心学校教师兼爱心工作站站长仲威平,她们用爱和坚守默默耕耘,谱写着“传道授业解惑”的感人故事。

  困难面前,毅然决然

  邰慧从教33年,有30年是在一线班主任岗位上度过。1998年抗洪期间,为不耽误新一年学生开学,邰慧辗转火车、汽车,不顾颠簸与风险,准时赶回学校接新班。为煤气中毒的学生坚持补课了半年,带着母亲突然去世的学生回家吃住一个学期……为了不耽误上课,她放弃休假,在学校附近租房,利用间操时间跑回去给自己两个月大的女儿哺乳!“六一”“入队”等学生的重要日子,她总会送上精心准备的礼物。她还到敬老院做公益,去社区开展环保课程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仲威平的从教生涯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1988年参加工作后,她在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教学点一干就是二十多年。教学点撤并时,8名因贫困、单亲、智障等原因无法转学的不同年级学生面临辍学,她毫不犹豫地留下来,每天往返二十公里乡村土路去上课。冬日大雪骑不了车,她一路小跑两个多小时赶到学校,看着教室门口“眼巴巴”地等着她的学生们,她说“下刀子也会来上课”。夏日暴雨将馒头泡成碎末,她冻得浑身发抖仍坚持上课,一位学生回家让奶奶烙了热乎的饼送给她……

  岁月流转,初心不改。两位老师对学生的爱,是她们作为“教育大先生”最温暖的底色。她们这种对教育事业的“点滴”奉献,谱写了一曲动人的教育篇章,更是用实际行动弘扬劳模精神的典范。

  得失之间,真情陪伴

  2018年,邰慧患脑膜瘤做开颅手术。她在遗书中写道:“要是我醒不过来,把我的肉体捐献给医学院校做教学研究,眼角膜捐献给需要光明的孩子们……”手术成功,病情稍有好转,她便戴着假发重新站上讲台,虽然拿粉笔的手还在颤抖,汗水顺着假发流淌!第二天、第三天,班级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像她一样的光头男孩。“老师,您别戴假发了,伤口不舒服。”“老师,让我陪您一起长头发吧!”这是爱的共鸣,心的交流,这是教育的结晶。

  在教学点工作的仲威平,既是老师又是勤杂工,锄草、烧炉子、钉窗户都亲力亲为,还为贫困学生买学习用品、送衣物鞋子……她不怕吃苦,更多的心思用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心理成长,被学生们称为“难舍难分的妈妈”。由于过度的劳累和长年饮食不当,她患有严重的胃病和风湿病,疼痛严重时,她一边打点滴一边上课。5年间做了两次大手术,一次是在寒假,一次是在暑假,只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为了教学点的学生,她在母亲弥留之际、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总是“错失”陪伴!

  创新教学,因地制宜

  在教学与研究上,她们同样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工匠精神。

  邰慧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副校长和哈市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仍然奔波在教育教学一线。她不局限于专业,不拘泥于成绩,率先垂范,引领年轻教师们实施“双减”课题研究,研发“十百强思政一体化”特色校本课程。跨越松北、道里、道外三个区,带领近50名教师去五常、巴彦等地送教下乡,开展专题讲座,成为课改实验的引路人。

  仲威平在一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教室内,撑起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为了教好学生,她常常备课到深夜,探索出“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一个人承担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以及音乐、体育、美术等多学科教学任务。用智慧和汗水,为乡村孩子打开通往美好未来的知识之门。

  时代精神,高位引领

  “一名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作为黑龙江省基础教育唯一的党的二十大代表,邰慧近年来在省总工会、省教育厅等单位组织的活动中做了50多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报告,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她还邀请众多劳模工匠代表走进学校讲“中国故事”,让他们成为学生的榜样、偶像。

  如今,因为办学条件改善,仲威平工作了24年的教学点并入乡中心校,但她的爱心活动却从未停止。“仲威平爱心工作站”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和企业关心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硬化操场近2000平方米、捐献衣物数千件,以及修建图书馆赠送图书……用实际行动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一位扎根城市教育,一位坚守乡村教学,邰慧和仲威平两位老师,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她们在龙江教育的沃土上绽放出绚丽的光彩,成为龙江教育事业发展中闪耀的星。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