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职教兴邦,技能强国。在哈尔滨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幕之际,哈尔滨市教育局联合东北网重磅推出《职创精彩 匠造未来——哈尔滨2025年职教周》系列专题报道。专题报道将立足哈尔滨职教发展实际,精心策划《匠造冰城·院校风采》《职教引擎·专业风采》《育才沃土·匠心传承》《产教融光·校企同行》《职路星光·毕业华章》五大主题维度,深入校园,以全媒体视角解码冰城职教改革密码,全景式呈现哈尔滨职教的创新实践与育人成就,共同书写职教赋能城市发展的“冰城答卷”,展现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成长图景。
东北网5月22日讯(记者 许诺 郑通)在呼兰区职教中心的实训楼内,汽修专业学生正专注地进行车辆故障诊断实训;幼儿保育实训室里,学生反复练习钢琴即兴伴奏与儿童舞蹈编排;计算机实训室内,学生正在编程课上调试数据……这些场景背后,是呼兰职教中心通过职普融通改革探索出的多元成才之路。
越来越多的呼兰学子“切换赛道”,在这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们不断探索,大胆创新,通过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努力实现让有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有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的高中教育办学目标。”呼兰区职教中心、呼兰区第九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张晓辉表示,2025年,学校毕业生145人,目前已有75名学生通过中高职“3+2”贯通升入大专院校,另有23名学生通过高职单招、职教高考考试,加上即将到来的普通高考,预计职教中心的总升学率将超过80%。
打破壁垒:职普教育从“泾渭分明”到“双向贯通”
“过去,职教和普高像两条平行线,学生一旦选择就难以转换。现在我们通过课程互选、师资共享、学分互认,让两条轨道真正交汇。”张晓辉表示,自2020年起,呼兰职教中心在校生人数不足百人,呼兰职教中心联合呼兰第九中学启动职普融通试点,构建起“基础课程共学、专业课程分选、升学路径互通”的培养体系。2024年接收普高转籍学生实现生源规模增长。
从最初的公办高中学校之间的融通,扩展到民办高中。呼兰职教中心实现了融通渠道多样化。当前,呼兰职教中心的《幼儿保育》专业与哈尔滨幼儿师范专科学校“3+2”贯通培养;《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续签了“3+2”中高职贯通协议;近期,2025年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新增《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有望分别和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职业学院中高职贯通培养,学校将达到所有专业中高职贯通培养全覆盖。
因材施教:个性化培养成就“弯道超车”
职普融通是一项全新的办学模式,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如何做好职普融通班的教育教学模式创建,做好课程实施,是关乎职业教育转型和成败的大事。为此,呼兰职教中心主动适应教育教学规律,应时而动,顺势而为,做好课程体系建设,开展教学改革与实践,多途径培养人才,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成才”的育人目标。
近年来,呼兰职教中心探索普通高中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重新谋划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融合发展之路,重新进行自我剖析与规划定位,推动职普协调发展,相互融通,让有不同禀赋和需要的学生能够有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资源整合:校企协同打造“成长快车道”
新落成的直播电商实训室内,一场别开生面的“带货实战”正在上演。环形补光灯下,两名女生正对着手机镜头调整角度,身后货架上摆满了本地特产、书籍。 “家人们看下这款粉饼,是我们自己也在用的,大家看一下这个粉的质感……”另一个身穿黑色卫衣的女生举着产品贴近镜头,“库存不多了啊,现在下单有买有送。”镜头外,指导老师盯着实时销售数据,提示补货节奏,一旁的几名学生都在为这场直播忙碌。这是呼兰职教中心电商专业《直播运营实务》的课堂场景。
实训楼内,直播电商、幼儿保育、汽车维修等现代化实训室一应俱全。
“我们建设了实训基地,把车间搬进校园。”张晓辉介绍,几年来,学校先后完善了计算机实训室建设,更新设备,改善软硬件状况;购置幼儿保育专业实训室设备和器材;增设了直播电商实训室,购置设备,完善实训场地建设;增设了校内汽修专业实训室,学生可以不出校园开展扒胎、配件识别等实训。
张晓辉表示,下一步,学校发展将努力实现两个转变的办学目标,职业高中从“专业思维”向“产业思维”转变,根据产业需求、人才需求,调整专业设置,构筑产教融合新模式,共创人才培养新动能。职普融通从“学生分流”向“课程分流”转变,重新构建呼兰第九中学学生专业课程,探索中高职专业一体化设计,加大实践专业课的比重,把中职教育办成高职升学预备教育,打破“普教优职教劣”的观念,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