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龙江这片广袤的黑土地上,一位90后的北大荒科技工作者正以大地为讲台、以无人机为笔、以药剂为墨、以农田为卷,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勾勒出一条条精准航线。他致力于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在无人机技能人才培养的道路上砥砺奋进。他,就是赵超阳,一位在低空经济领域深耕细作的新时代职教匠人,以非凡的执着与热爱,书写着北大荒人的精彩篇章。
1992年出生的赵超阳,现任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无人机教研室主任、讲师。自踏上工作岗位,他便怀揣着满腔热忱,珍视每一次的学习机会。积极参与国培、省培,投身行业技能培训以及社会生产服务,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夯实自身专业技能。他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持续创新并丰富“三下乡”和“四技服务”等社会生产实践项目,全力推动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一心扑在无人机技术与农业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事业上。在关键技术改良工作中,作为核心成员的赵超阳成绩斐然。他获批了4项无人机相关实用新型专利,参与完成2项国家级无人机团体标准、1项北大荒集团企业标准、4项省级科研课题,荣获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多年来,赵超阳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表现得到了广泛认可,多次被学校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2021年,他被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特聘为无人机学术专家,并获评1+ X职业技能证书“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称号。
一、逐梦蓝天,培育低空经济保障人才
赵超阳作为北大荒高素质农业产业工人大军的青年代表,他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要让无人机技术在农业领域实现广泛应用与持续发展,培育一批高素质的低空经济保障人才至关重要。身为黑龙江现代农业工匠学院无人机技术培训负责人,他毅然扛起人才培养的重任,为低空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活力。
在培训过程中,赵超阳秉持因材施教的理念,根据学员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精心定制个性化培训内容和标准。他不仅系统传授无人机原理、无人机测绘与遥感等专业理论知识,更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置于关键位置。在实训场上,他手把手指导学员进行无人机组装、调试、飞行操作以及农田作业任务执行等实践环节,耐心解答学员的每一个问题,纠正每一个操作失误。在他的悉心教导下,一批又一批学员从对无人机技术一知半解,逐步成长为能够熟练操控无人机,独立完成农田测绘、病虫害监测、精准施肥等复杂农业作业任务的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赵超阳累计培育出160名现代农业工匠。这些学员活跃在北大荒集团各农牧场的农业生产最前沿,已然成为推动北大荒集团低空经济与农业融合发展的中流砥柱。为了让更多无人机从业者能够从中受益,他创新性地依托学院提供的专业教学平台,发挥在线课程内容优质、更新便捷、互动性强、辐射广泛的优势,结合实际需求,线上开设无人机专业技能训练培训课程。课程涵盖丰富的理论知识讲解、操作演示视频以及在线答疑服务,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学员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提升。线下则通过集中实训、实地作业指导等方式,强化学员的实践操作技能。这种灵活便捷的培训模式成效显著,已为1500余人次的无人机从业者提供了技术赋能。
二、筑梦黑土,赋能龙江区域产业振兴
赵超阳不仅专注于人才培养与技术改进,还积极投身于推动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为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他悉心指导大学生创办了3 家科技创新企业,为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搭建起实现价值的广阔舞台。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这些企业紧密围绕无人机技术应用与农业信息化服务,不断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在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龙江大地,赵超阳带领团队充分发挥无人机技术优势,深度挖掘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潜力,为保障黑土地的稳产增收贡献着科技力量。据统计,他们已累计服务保障20万亩黑土地稳产增收,通过精准农业作业,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资源浪费,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农业的显著成效,也推动了低空经济在农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同时,这些科技创新企业还提供了15个技术型就业岗位,吸引了众多当地高校毕业生和技术人才投身其中。这些岗位涵盖无人机培训、植保、数据采集等多个领域,不仅为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缓解了就业压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促进了低空经济与农业产业的协同发展。
三、雕琢匠心,锤炼实践教学精湛技能
秉持着“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研”的理念促进自身业务提升,赵超阳在技能竞赛的舞台上绽放异彩。
在技能竞赛方面,他身兼选手与指导教师双重身份,积极参加各类赛事,累计斩获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9项、地市级1项、校级3项。其中,在黑龙江省第十三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的无人机操作员赛项中,更是展现出扎实全面的实力,理论与实操均拔得头筹,凭借双项第一的绝对优势斩获第一名,不仅彰显了龙江低空经济保障人才的水平质量,也为龙江区域产业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农业科技的苍穹之下,赵超阳犹如一架展翼长空的领航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北大荒精神;在金色的晨光中划出优美的航迹,在蓝天与沃野之间架起数字虹桥,用螺旋桨的韵律谱写现代农业的进行曲。每一次起飞,都是将农业的“芯片”精准根植在广袤无垠的农业“主板”上。而他的故事,如同精准醒目的风向标,激励着更多的职工,在低空经济蓬勃兴起的时代浪潮中,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乘风破浪,顺势而起,逐梦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