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讯 近年来,在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型过程中,大庆市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庆市科技局数据显示,2024年该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投入总量突破40亿元,增速跃居全省第一,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质效指标全省排名第一。
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2025年首场“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对接会成功举办,11家企业与5家金融机构、2所驻庆高校实现精准对接;全省规格最高、师资最强、规模最大的初级技术经理人(大庆专场)培训班结业,329名学员通过考核获颁结业证书。
从研发投入强度全省领跑,到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壮大;从高能级科创平台加速建设,到成果转化量质齐升,大庆正以创新驱动引领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
在科创平台建设方面,大庆持续突破能级,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已达162家,多资源协同的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加快建设。2024年全市共承担各类科技项目224项,取得科研成果110项,首项国际标准通过ISO/TC24/SC4新项目立项,标志着科技创新正从国内领先迈向与国际接轨。
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2024年大庆与哈工大等多所省内外高校院所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科创引领·新质大庆——2024科技+产业对接大会”等路演对接活动40场,促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57项,争取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2项。今年一季度,技术合同成交额和技术交易额同比分别增长22%和18%,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更加顺畅。
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呈现新态势,与哈尔滨、齐齐哈尔创新协调联动,成立高新区产业技术研究院、黑龙江高等研究院大庆分院,启动智能钻采装备中试及产业化基地建设;规划孵化加速和产业承载空间16.67万平方米,依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企业36家,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在全省重点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榜中分别列第二位、第十二位,区域创新浓度显著提升。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成为重要支撑,大庆连续三年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召开“开年第一会”,重奖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出台《新时代大庆人才振兴20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领雁”“英雁”“新雁”团队16个,进一步激活创新驱动力。在金融赋能方面,推出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五条措施,首创信用征信助企融资体系和“新质生产力贷”系列产品,全市科技信贷产品达40余种,192家高新技术企业获信贷支持,创新要素加速集聚。
据了解,截至目前,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达724家,同比增长23.55%,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分别达到623家、141家、9家,形成层次分明、活力充沛的创新企业集群。今年一季度,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08亿元,技术交易额2.64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大庆市将紧扣省政府“三个突破年”部署,常态化开展“企业+科研单位+金融机构”对接会,加快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在科技领域,目标是实现全社会R&D投入超45亿元,省级以上科创平台达到170家,市级科创平台达到60家,转化重大科技成果50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