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强基础 促转化 优生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时间:2025-03-31 07:32:19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哈工程相关技术成果应用在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上。资料片

  智能化生产现场。资料片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中的近地空间等离子体环境模拟系统。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讯 日前,哈尔滨市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哈尔滨新篇章·科技创新篇”新闻发布会。来自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相关人员围绕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进行主旨发布。

  提升创新力加速成果转化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刘修宽介绍,哈市科技局将聚焦“强基础、促转化、优生态”三大方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筑牢科技创新基础方面,围绕核安全、深海极地等领域,争取国家在哈市布局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推动大科学工程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与校所、企业对接互动,在空天科技、生物育种等领域,实现成果转化和技术溢出。制定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支持企业牵头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从校所选派科技人才到企业兼任科技总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支持哈工大、703所等校所和重点企业,围绕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加快突破霍尔电推进系统、大功率燃气轮机数字孪生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标志性创新产品。

  加速成果转化应用方面,鼓励企事业单位开放场景资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提供测试、试用、应用环境,牵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哈工大、哈工程等高校发挥科教优势,面向企业需求开展“定向研发、定向转化”,推进人工智能、新型储能等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优化创新创业生态方面,深化哈大齐自创区协同发展,制定实施《哈大齐自创区协调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推动三片区制度联改、产业联动、要素联配、管理联合,促进创新要素跨区域有序流动。支持高新区高标准建设智能机器人岛等新质生产力平台载体,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示范区。做实做优环哈工大、哈工程等4个创新创业生态圈,逐步将生态圈建设拓展到全市重点高校。以深哈产业园等科技园区为重点,打造生态圈科技成果转化集聚区和产业承载区。加快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和行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

  聚焦新型工业化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哈尔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何景荣介绍,哈市工信局将聚焦新型工业化目标任务,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全市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有利因素不断汇聚。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思灵机器人等建设智能机器人先进技术研究院。推动电碳厂、哈轴、哈电集团建设国家级产品检测、验证平台。支持哈飞、哈轴、东轻等企业参与大飞机等关键部件、卫星制造新型材料、深空探测等国家大项目关键技术攻关。推动东安、哈电汽轮机等一批省市重大成果产业化项目建成落地、产业化应用。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计划,聚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打造国家航空航天、重型装备战略备份基地和电子信息北方基地,建设新材料、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推进哈尔滨航空、绥哈大齐生物制造两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围绕6大领域18个重点方向,超前布局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医疗、未来健康六个产业。推动原创性、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揭榜挂帅”。

  在改造升级传统产业过程中,深度谋划重大项目,争取更多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央地合作实施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项目20个,带动184个关联企业同步改造。调动全社会力量,引进和培育优质服务商等数字化转型团队,全面完成452户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任务,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生态。

  实施五大行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哈尔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云涛介绍,哈市发改委将统筹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未来产业孵化、传统产业提升、企业服务优化“五大行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对接行动中,哈市将高水平建设哈大齐自创区、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推动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大科学装置高效运行,谋划建设哈工大安全壳结构行为模拟等大科学装置,推进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东北区域基地建设,布局人工智能概念验证中心、超高纯金属材料中试熟化平台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

  在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行动中,以航空航天、生物制造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建设为牵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航空航天产业重点推动东轻、哈飞等项目加快建设,推动联合飞机建成投产。生物制造产业重点推动恩维新型动物疫苗、三联药业大输液(二期)等项目投产达产。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园区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同创普润超高纯金属溅射靶材特色集群,延伸集成电路产业链条。培育低空经济,加快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细化“低空+”应用场景清单。

  在实施未来产业孵化行动中,依托中国星谷、智能机器人产业园等平台,谋划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引进落地一批头部企业,谋划实施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哈兽研生物谷等一批项目。

  在实施传统产业提升行动中,以推进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改城市试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牵动,推进哈电集团、哈药集团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等20个技改项目建设,巩固提升食品、装备、医药、石化传统重点产业,加快建设天有为研发中心,做强做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配套产业。

  在实施企业服务优化行动中,用好领导干部包联工作机制等机制,完善创新央地合作发展机制,推动服务央企“敲门行动”制度化常态化。与在哈央企开展“十五五”规划项目对接,积极争取给予央企资源配置、产业布局等方面支持。

  创新市校合作生态向质发力向链赋能

  哈尔滨工业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王丛菲表示,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将创新市校合作生态,打造新质生产力“先研范式”。

  据介绍,哈工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将“向新聚焦”打造新兴企业集聚高地。通过持续开展项目挖掘、路演、政策宣贯等工作,加速推动哈工大高新技术成果产出,新科创企业成立。“向外拓展”打造创新资本富集热区。开拓省外投资、产业投资,重点拓展北京、湾区、长三角投资资源,引才、引智、引资回哈,形成全方位金融服务生态圈。

  “向质发力”打造产业突破高端引擎,打造机器人、高端装备、新材料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加速推进概念验证、中试平台建设。“向链赋能”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沃壤,高质量建设环哈工大创新创业生态圈。以先研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智谷大厦、中俄联合校园等载体为核心引擎,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构建“点—线—圈”立体化城校共生发展格局。

责任编辑:邱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