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本网原创

伊春市开展“情暖冬日 爱撒林城”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时间:2025-01-24 14:01:38  来源:东北网  作者:霍枭涵

  东北网1月24日讯(记者 霍枭涵)元旦前夕,伊春市委社会工作部向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发起“情暖冬日·爱撒林城”暨暖冬志愿服务活动倡议。倡导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干部职工,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在元旦、春节期间围绕“邻里守望”“暖新护新”“春运暖程”“为民解忧”“文化惠民”“助旅护游”等主题开展暖冬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邻里守望——编织爱心网格,传递冬日温情。“两节”期间,伊春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积极行动,聚焦孤寡老人、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以“助老助困”“情暖童心”“邻里一家亲”等为主题,深入46个街道(乡镇)、205个社区(村),开展走访慰问、结对帮扶等活动。伊美区委社会工作部携手兴安弘志志愿服务队开展了“邻里守望 志愿随行”困难家庭走访慰问活动。丰林县五营镇联合红松情志愿服务队开展“爱心饺子暖寒冬,情满福利院迎新春”活动。嘉荫县佛山社区开展“社区医院手牵手,义诊服务心连心”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老人提供问诊服务。截至目前,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与30余家企业联动,通过圆梦微心愿、走访慰问等形式开展关心关爱活动700余场,服务困难群众3.7万人次。

志愿者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志愿者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暖新护新——凝聚新就业群体,助推融“新”共建。连日来,伊春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拓展服务功能、优化服务事项,统筹全市各领域力量,把党的关心关爱源源不断地传递到每一名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成员身边,让他们度过一个温暖欢乐祥和的春节。组织开展“暖‘新’送福·伊‘新’同行”关爱活动,组织书法爱好者为非公企业及快递、外卖网点工作者送春联、福字。全市相关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和县(市)区委社会工作部累计开展暖新送福活动17场次,发放慰问金及慰问品共计4.5万元,惠及新就业群体近千人。

书法爱好者送春联、福字。
“新春送祝福 情暖快递员”慰问活动。

  春运暖程——情系平安交通,温暖归乡旅程。伊春市委社会工作部联合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客运服务中心、市文艺志愿者协会等多家单位,共同启动伊春市2025“平安春运·交警同行”主题宣传暨“新春送福迎亚冬”志愿服务活动,文艺志愿者们挥毫泼墨书春联,为旅客送去新春的祝福。春运启动以来,铁力市、伊美区等地广泛组织动员青年志愿者纷纷到岗“三站一场”,为来伊旅客提供引导咨询、秩序维护、帮扶拿取行李等暖心服务,累计招募500余名志愿者参与到“春运暖程”志愿服务活动中,服务旅客1.1万人次。

文艺志愿者们书写福字、春联送祝福。
志愿者在“三站一场”为旅客提供暖心服务。

  为民解忧——纾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伊春市委社会工作部积极发挥“三部多员”赋能社会基层治理作用,依托司法系统和各级行业协会商会等系统和社会组织优势,引导党员志愿者积极主动关注重点领域和人群,协助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和报告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伊春市司法局组织本系统党员志愿者广泛开展调解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伊春市律师协会公益法律服务团针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开展志愿服务走访活动。全市各行业系统、社会组织开展为民调解服务114次,服务群众7700余人次。

调解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调解宣传志愿服务活动。

  文化惠民——唱响时代主旋律,传递文明正能量。全市各级文艺志愿服务团队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文艺表演、写春联、送福字等形式,开展“文化进万家”“新春走基层”“新春送福”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汤旺河镇志愿服务队先后举办“迎新春·写春联·送祝福”“灯映节气·情暖汤旺”活动。嘉荫县朝阳镇朝阳社区开展“党建领航齐欢聚党群凝心迎新年”庆元旦文艺活动。伊美区爱林社区携手伊春市老年大学开展“翰墨飘香迎新春·书写春联送祝福”书法活动。乌翠区翠峦镇胜利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墨香四溢 新春送福”活动。元旦以来,全市累计开展文艺志愿服务活动72场次,参与志愿者1800余人,送出春联福字上万幅。

文艺志愿服务活动。

  助旅护游——开启宠客模式,喜迎亚冬盛会。入冬以来,围绕“冰雪森林·志愿同行”主题,全市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在助力伊春冬季旅游中,持续开启“宠客”模式,充分发挥“文旅体验官”“文旅服务官”“旅游警察”“文旅局长”四支队伍作用,依托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小驿站、志愿服务站等阵地,组织志愿者协助景区景点等场所为游客提供景区路线指引、环境秩序维护、不文明行为劝导、信息咨询、困难帮扶、投诉协助等暖心志愿服务130余次,服务游客1.8万余人次,参与志愿者2022人。

志愿者服务冬季旅游。

  下一步,伊春市委社会工作部将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动员广大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引导激励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贡献志愿力量,丰富拓展关心关爱服务,推广“专业社工+志愿者”联动工作模式,延伸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服务触角,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途径,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全面提升志愿赋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