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王杨乡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干事创业的根本落脚点,不断深化为民服务综合效能,全力推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深化能力作风建设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聚焦“三零效应”,落深落细环境整治任务。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纳入“四个体系”闭环工作落实机制,科学制定《王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考核方案》,组建专班机构负责整体推进落实,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三级”工作责任及目标管理任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以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作为检验提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质效的“磨刀石”和“试金石”,明晰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每周对人居环境整治进展调度盘点“回头看”,分析重点难点、明确整改方向、提出应对举措、优化攻坚机制,确保人居环境整治问题“能清零、常清零、真清零”,建立健全制度化、标准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的管理模式,合力共建“最美王杨”,全力打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环境。
聚焦“人民至上”,善治长治解决群众难题。在全乡范围内推行“1+4+N”乡村治理体系,以“每日1巡查”制度为载体,发动“四长”开展定期入户走访,提供急事“代跑”、难事“代办”等服务80余次,逐渐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格局。坚持用脚步丈量民情,实行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村、村党支部委员包组、党员干部包户的“三包”责任制,通过走访入户、谈话慰问等方式,精准问需于民,广泛征集村情民意270余人次,办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4个,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让群众切身感受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成效。
聚焦“共同富裕”,抓实抓细产业项目建设。将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主线任务,坚持以“项目”链接“农业”、以“产业”拉动“增收”,立足本乡本土资源禀赋,通过村集体自筹资金304.6万元,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1237万元,实施红旗村粮食仓储烘干项目和红旗村大米加工及蔬菜冷藏建设项目,年烘干仓储粮食3万余吨,收益135万元,推动农产品经营向更宽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展。持续拓展“订单农业”模式,与中储粮(沈阳)公司、沈阳六库、沈阳一库、沈阳中天粮食供销公司、河北中粮等企业签订4000亩水稻回收订单,每公顷增收约4500元,带动农户增收120余万元,切实探索出一条盘活资产、发展产业、带动项目“三轮驱动”的乡村发展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