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龙江看天下  >  龙江时间  >  看龙江

重点项目展新图丨民生加码 幸福加速

时间:2024-11-14 07:34: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民生项目建设涉及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全省各地全力抢抓工期,不断推动项目建设提速,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项目建设成果。

  11月13日,省重点项目双鸭山市“引松入双”供水工程(一期)项目竣工。项目正式运行后,将会进一步满足双鸭山市民和到双鸭山投资的工业企业用水需求。

  在“引松入双”工程的净水车间里,远在70公里外的松花江水,流入这里之后,经过絮凝、沉淀、过滤、臭氧消毒等7道工序,就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生活用水。

  双鸭山“引松入双”供水工程供水范围覆盖集贤县、尖山区、岭东区、经开区“一县三区”。这些地方生活用水规模达到每天8万立方米,受水源地和地下水的限制,供水能力很难进一步提升。“引松入双”供水工程一期项目除了建设生活净水厂,还在松花江沿岸建立取水口、取水泵站、67公里的配水管线以及建设一座日供水可达8.3万立方米的工业净水厂。新增加的水源地和提水管网不仅解决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难题,也为企业工业生产提供了用水保障。

  双鸭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侯翔超:“过去我们经开区工业用水主要依托于矿井疏干水,仅能满足我们当前的企业用水需要,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引松入双’项目工程竣工以后,日供水能力达到了十万吨每天,大大缓解了供水压力,为我们中电工程、绿色甲醇与绿色航油及大连融科钒液流电池液等项目提供充足的供水保障。”

  治理城市内涝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既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发展工程。眼下,一批城市防洪和内涝治理项目也正在加紧建设。

  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项目的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的是管道包封工作,与其它内涝项目不同的是,这里的管道是建在了50公分的混凝土之上,它可以有效地避免管道被雨水浸泡,使用年限从20年提升至50年。

  呼兰城区内原有的排水系统是合流制管道系统,强降雨时,雨水混合污水大量涌入管道,极易出现积水内涝情况。而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项目新建了15公里雨水管线,实现雨水与污水分治,大大分散瞬时水量,减少积水。目前项目已完成总体工程量的80%,预计12月中旬完成主体施工,明年年底前全部完工。

  在桦南县前进路南段雨污分流项目的施工现场,大型机械正在紧张地工作当中。挖出的沟槽深度有5米多深,里边的雨水主管道已经全部铺设完毕,即将进行水撼砂回填。

  桦南县城市排水中心副主任李仁明:“现在有6个标段同时在施工,我们对混凝土进行加注防冻剂和早强剂,对所有的检查井进行保温处理,保质保量的完成今年雨污分流项目的任务。”

  桦南县居民王刚:“我家就在这附近,下雨的时候,道上的水就会进到我家的院里。现在政府进行了改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今年桦南县加设雨水管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40多公里,预计2025年全部实现雨污分流。

责任编辑: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