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粮食存储过程中的损耗,保障农民切身利益,连日来,佳木斯市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农民科学储粮。
走进汤原镇北靠山村,一辆辆满载而归的四轮车在晾晒场里来回穿梭,新收获的玉米被成堆摆放。村民们围在玉米堆上“挖洞”、给玉米剥皮,进行玉米通风晾晒的准备工作。农技人员来到村民中间,详细了解他们今年秋收情况,并为村民讲解科学储粮的注意事项和技术要点。
“玉米在收完之后,它的原始水分大,而且成熟度不均匀,这样不利于我们的安全储藏。农户在玉米收获后要进行剥皮,这样可以降低玉米的含水量。玉米在入仓时,有条件的尽量做到按含水量不同或者等级不同分开进行储藏。在秋季长期的通风条件下,玉米得以逐步干燥,当水分降到14.5%到15%的时候,就可以脱粒,进入粒藏。脱粒后要及时进行晾晒、降水,做好销售前的通风、保管。”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技推广股股长张琪说。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科学储粮意识,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汤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农技服务小分队,来到乡镇村屯、田间地头、农民家中,宣传讲解储粮知识,现场为农民答疑解惑,助力农民安全储粮,确保粮食丰产丰收。
(马悦李贺吴美漪)